10月1日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聯歡晚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璀璨煙花映亮北京夜空。 中新社發 宋吉河 攝
10月1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在北京舉行。圖為憲法出現在游行隊伍中的“依法治國”方陣中。 中新社發 趙振清 攝
中新社香港十月二日電 港澳媒體今天普遍以顯著版面和大篇幅,詳細報道十月一日北京舉行的國慶六十周年盛大慶典。在為國家實力深感歡欣鼓舞的同時,報章亦普遍駁斥“中國威脅論”,并寄語港澳特區為國家未來發展續作建樹。
香港《文匯報》社評說,此次全球矚目的大閱兵展示了國威軍威,并極大地振奮了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任何不存偏見的人都清楚,一個國家的軍力是否構成威脅,并不取決于其軍事力量的強弱,而主要取決于該國奉行何種政策。國慶大閱兵對中國存有敵意的勢力來說是“亮劍”,但對絕大多數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來說,則是欣慰和鼓舞。
《成報》社評說,國慶大閱兵展示了建軍成果,展示了國家綜合實力。胡錦濤在慶典上高呼:中國人民萬歲!這是時代的最強音。十三億中國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中國邁向新里程的主力軍。
《星島日報》刊文說,當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巡游,香港維港兩岸,同時亦有煙花匯演。一個國慶,兩場煙花,這是香港擁有的優勢。香港人可以驚嘆北京巡游的盛大和壯觀,同時也感受到維港煙花的親切和歡欣,如何從中好好去迎接挑戰和機遇,正是港人未來前途的一個寫照。
《明報》亦說,慶典展示出一幅富國強軍、盛世榮景的景象。而在這樣一個重要場合,胡錦濤致辭時堅持“一國兩制”的方針,保持港澳的長期繁榮穩定,顯示國家對港澳的重視。對港人而言,面對國家的急劇轉變,應作怎樣的調適,使香港與國家共融共榮,已是一個需要思考的議題。
《香港商報》社評說,與祖國命運休戚與共的香港,須認真思考自己在國家發展大戰略上的定位,思考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更好地為國家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如何在貢獻國家的同時,借巨龍騰飛東風,創造香港經濟的新奇跡。
《香港經濟日報》社評說,香港要為國家未來續作建樹,必須掌握新角色,助中國與國際接軌,晉身富強文明大國。香港必須意識到新角色的需要,努力自強不息,保持與推進各方面的世界前列水平,才能把握貢獻國家未來發展的機遇,發揮新的獨有角色與功能。
《東方日報》評論說,這場舉世矚目的盛典,既莊嚴又祥和,不僅展示出中國的實力和國威,也展現出中國人的自信。如果說中國在六十年內已解決了中國人站起來、富起來的問題,那么在未來的日子里,則必須實現硬起來,這樣才有可能再鑄榮光,再創中華民族的輝煌。
《大公報》社評說,六十年是一個階段的標志,更是另一個新階段的開始;未來一百周年國慶的中國,又一個六十甲子國慶的中國,國人不僅會有比預警機、比反艦導彈更先進的武器,還會有一個經濟實力更雄厚、民主法制更健全、國際地位更崇高、更強大和更美好的祖國。
《澳門日報》社評說,人們從這次閱兵中,不但看到了解放軍現代化水平的提高,也看到了國家科技力量的快速提升和國防工業的長足進步,軍事實力其實也是綜合國力的展示。只有國富才能兵強。
澳門《市民日報》認為,正如胡錦濤在閱兵式講話中所說:“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這次大閱兵的理念是要止戈為武。
《新華澳報》評論認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已被擺到國家戰略的位置。這足可見中央對港澳的重視。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是十年多來“一國兩制”科學構想成功實踐的經驗總結。該報亦認為,大閱兵顯示,中國將繼續在爭取和平發展的同時加強國防建設,而加強國防建設正是為了保證和平發展愿景能夠順利實現。(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