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國歷屆世博會舉辦地區的發展經驗來看,世博會的后發效應是對整個世博效應的一個升華。
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有如一場及時雨,澆融了冰雪厚積的金融寒冬,也灌溉了正在萌芽的投資信心。從2002年12月上海贏得世博會主辦權到現在,上海已經進行了整整7年基礎設施建設,令整個大上海的城市形象改頭換面。基礎建設的改善和城市面貌的提升有效地推動了上海房地產市場的發展,2002年全年,上海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748.89億元,到2008年開發投資總額達1366.87億元,增長了82.5%。
2010年世博會舉辦期間,預計7000萬名游客中5%-10%為境外人流,這將大大提升上海的知名度,把上海國際化的一面展示給全世界,并帶動上海的餐飲、酒店住宿、零售百貨等商業市場的發展,預計展會將帶來796億元至1096億元的直接消費收入。
總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的世博展館中,保留建筑約占園區總面積的20%到25%,再開發用地約占35%到40%。世博會閉幕后,也許會有人擔心投資和消費需求的回落,然而從各國歷屆世博會舉辦地區的發展經驗來看,世博會的后發效應是對整個世博效應的一個升華:如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后,改善基建,打造生態宜居住宅區,大大推動了大阪的高檔住宅、商業設施、旅游及文化交流場所的建設。世博會后原址被改建為一個大型的世博公園,其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配套帶動了周邊房地產的發展,成為大阪一片幽靜的近郊住宅區。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期間改善投資環境,挖掘商業潛力,大大提升的城市知名度,使得2001-2002期間有大量商業貿易建筑物在漢諾威拔地而起。
上海世博的先發效應已在全市范圍內影響了7年有余,后發效應將主要體現在世博園區的周邊輻射區域內:
1. 土地市場:世博會的閉幕對上海土地市場是幾個契機,園區中臨時建筑拆除后所產生的土地供應將會使上海土地市場激起千層浪。上海近兩年土地市場的供應已經非常緊張,并且主要以商業用地為主,住宅用地更加有限,因此地價也是節節攀升。例如2007年上海中外環間的新江灣城D3住宅地塊出讓后,時隔兩年才重新推出住宅用地C6地塊,且起拍樓板價高達1.5萬元/平方米(新江灣城在售住宅成交均價約2.8萬元/平方米),卻依然吸引了40余家知名開發商出現在推介會上。因此,位于中環內的世博園區二次開發區域將是眾多開發商眼中的寸土寸金之地,從而極易在不久的將來引發新一輪的搶地風波。
2. 區域規劃:為世博而建的軌道交通、道路、綠化等市政配套設施將會造福于未來整個上海的城市發展,其中又以對三林地區的貢獻作用最為顯著。根據政府規劃,以三林世博功能區為代表的浦東新區世博周邊區域將在世博會閉幕后的10年內逐步建成為一座融合高檔生態居住的“世博新城”。
3. 功能升級:世博會閉幕后,保留的會館建筑將轉型成為一流的會議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同時,在世博會期間催生的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物流服務等各類新興產業將留在三林,優化現有的產業結構。新產業的注入將擴大三林地區對寫字樓、酒店的需求量。另一方面,根據規劃,世博會相關地區將結合世博園區場館后續利用開發,依托城市公共文化活動中心規劃建設新興都市商業中心。因而商業地產的投資也將會成為一個熱點。
煥然一新的上海借由世博會這條通道登上世界的舞臺之后,必然會引來世界級投資者的青睞,就如同巴黎和紐約的世博會為區域發展帶來的契機,上海也將在華麗轉身之后成為一個國際投資家向往的國際城市。(陳基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