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論壇之一
當人們把目光投向2010年,世博會給中國、給上海帶來的什么樣的驚喜與變化呢?2009年被世博會組織者稱為“沖刺之年”,世博從其誕生之日起,就與城市與文化有著天然的聯系,從今天起,早報將在文化版定期推出上海文化部門、藝術機構負責人以及專家訪談,就世博與城市文化的互動與關聯展開研討,也歡迎讀者就此參與討論。
“完全可以相信,2010年世博會開幕時,上海的各類博物館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質量上將與國際大城市的地位更為相稱,上海文博將被歷史性地推到世博的舞臺中央,而‘去看博物館’將成為上海世博會之旅的一項重要內容。”上海市文廣局黨委書記、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日前就世博與文博的話題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說。
同時兼任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顧問和總策劃師的陳燮君還具體負責世博會兩大展館——世博會博物館與城市文明館的籌建工作,他認為,文博于世博,不僅僅是關聯,而且是直接的推動力。
世博會博物館 | 一個展示研究世博的平臺
東方早報:從歷史上看,世博會與博物館的聯系密不可分,這次我們上海博物館在世博會的活動中有什么具體工作與設想?
陳燮君:上海的博物館已有106座。博物館和世博的關系十分密切。從世博會申辦成功之日起,上海的博物館其實就在世博舞臺的中央。
世博會中由上海博物館負責牽頭兩個館的籌建,一個是世博會博物館,一個是城市文明館。世博會博物館是首次推出,國際展覽局(BIE)指定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建設世博歷史上首家世博會博物館,以承載世博會150多年的歷史,以及成為世博會的研究中心,BIE希望把這一功能加以體現。我們已經準備了三年,2008年12月19日我剛從歐洲回來,我們訪問了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奧塞博物館、羅丹博物館,西班牙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索菲亞藝術中心,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V&A博物館、倫敦國家畫廊、泰特美術館等,借展工作進展十分順利。我們在法國時,國際博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對我們的籌展方案評價較高。
世博會不僅是一項經濟活動,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文化活動。就世博會的文化內涵而言,包括兩個層面: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它們以不同方式體現在衣食住行等城市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展示于歷屆世博會上。世博會博物館的歷史可以從1851年的倫敦水晶宮說起,此后,世博與文博一直有天然的聯系。比如V&A博物館之于倫敦世博會,法國科學與工業博物館之于巴黎世博會……V&A博物館本身就是第一屆世博會的產物之一。
東方早報:這些與世博會相關的博物館向世博會博物館借展情況怎么樣?
陳燮君:他們都表達了向世博會博物館商借文物的文化熱情:V&A博物館將會借出對世博會最初50年具有重要意義的文物,此外,美國、日本、法國等與世博會相關的博物館也會借出一些文物。世博會博物館除了序廳外,有三大展廳,一是全面反映世博會歷史的展廳,這一塊將作為研究世博會的一個平臺;二是歷屆世博會喜聞樂見、可以打動人的一些展品;第三就是運籌廳,包括申辦與申辦成功后如何推進世博會的進展。
城市文明館 | 老建筑撐起城市文明史
東方早報:上博對城市文明館的構想怎樣?
陳燮君:城市文明館是五大主題館之一。五大主題館分別主要演繹五大副主題:城市生命、城市人、城市星空(生態環境)、城市足跡、城市夢想。城市文明館即城市足跡館,除了序廳外,第一廳是城市起源廳,反映人類城市從無到有,從最初的小廣場概念、神權、王權和宗教生活的發生,通過城市場景的營造,反映大城市崛起的主要元素;第二廳是從神權王權走到以人為本,也就是城市具有人文追求,城市有了微笑,這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市;第三廳是工業文明出現后的城市,如大工業系統的出現,既促進城市走向現代,又遏制了多元的文化。
長江文明、運河文明都是我們在其中展示的對象——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中誕生了很多應水而生、應水而長的城市,很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都與水密切相關,在展廳中將進行全景式的展示。我們也反復提醒自己,這畢竟是主題館,不一定要求其博大精深,關鍵要支撐得起城市文明的發展史,始終抓住城市發展的歷史和足跡,要積極反映城市成長中的智慧。
東方早報:兩大展館是重新建筑還是利用老的建筑?
陳燮君:根據規劃,上海世博會園區內約有2萬平方米歷史建筑將得以保留、保護,超過40萬平方米的原有工業建筑,將被保護性改造、置換。上海世博會有望創下世博會有史以來的“歷史建筑保護面積之最”。其中5000平方米的世博會博物館與2萬平方米的城市文明館都在原江南造船廠內,其規劃建設都是利用這些老建筑。
國際博協大會 | 助推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
東方早報:世博會之后上海將迎來國際博協(ICOM)第22屆代表大會,這對上海文博事業的發展會有什么樣的推動作用?
陳燮君:上海文博業要抓住2010年世博會的機遇,將在2010年11月舉辦的國際博協第22屆代表大會是我國首次舉辦這一國際博物館界的盛會。這是中國博物館業事業發展的重要機遇,對于提升中國文博業的影響、與國際博協“零距離”地接觸和深層次地交流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新的理念、新的實踐以及對發展中問題的新的思考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這一盛典將助推中國博物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國際博物館協會共有30個專業委員會,包括美術、建筑等,為了推進對接,中國已經建立了16個專業委員會,最直接的意義,將使中國博物館事業與國際對接的時間大大提前——中國文化文博事業必須要走出去。
東方早報:世博會與國際博協大會一前一后,在資源有效整合和配置使用上有什么考慮?
陳燮君:國際博協第22屆代表大會是要舉全國文博之力來辦的。世博會與國際博協大會的有機銜接和互動,必將形成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使用,取得互相促進的良好效應。依據世界各舉辦國的有益經驗,歷屆世博會的場館在會后很多都被改建成各類博物館等。目前對世博會場館的后續利用已有很好的思考和規劃,在籌備國際博協大會期間,將邀請大批世界各地博物館的代表參會,對上海世博會的場館后續利用可提供具有建設性的專家咨詢。世博會期間,除了各種展示外,高層次的國際經濟、文化論壇也是重要內容。
文博世博互動 | 形成文化合力
東方早報:具體到上海文博界,您怎么看待整個上海文博業與世博的互動與相融?
陳燮君:文博于世博,不僅僅是關聯,而且是直接的推動力,上海文化文博事業將對上海世博會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上海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遺產,舉凡歷史文化、教育文化、藝術文化、革命文化等等,種類繁多。除了距今約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5000年前的崧澤文化以及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3700年前的馬橋文化,還有廣富林文化、志丹苑元代水閘遺址等;作為近代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上海除了水、電、煤等老工業遺址,還有江南造船廠等豐富的工業文明遺產資源。此外,上海還有大量的革命文化遺存、名人故居,如中共一大會址、宋慶齡故居等,另外,還有大量歷史風貌區和老建筑等,對于這些文化遺產,上海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了不同的保護方式。上海這幾年又把工業文明遺產保護作為重要關注點。
我們文博工作者通過全面整合文化遺產,進行“世博”與“文博”的互動思考,對承辦成功、難忘、精彩的世博會將形成文化合力。奧運與世博是兩大盛典,奧運已經成功之先,世博的籌備活動有動力也有壓力。我們的想法就是鼓實勁、辦實事,把各籌備工作考慮得更全面,在“硬件”和“軟件”結合的意義上扎實推進世博,可以說,2009年對世博的籌備來說就是沖刺之年。(顧維華)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