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12月10日電(陳健)如何發展房地產業,建設什么樣的套型,如何執行中央政府為抑制增長過快的房價而出臺的“國六條”和“國十五條”?
9日下午,在浙江金華房交會主要內容之一的“構建和諧社區——打造親情住宅小區與中小套型住宅建設”論壇上,受邀參加此次論壇的建設部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親情住宅小區建設試點領導小組組長包宗華和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國家住宅工程中新專家委員會專家、高級規劃師、親情住宅小區建設試點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韓秀琦給金華市建設局、規劃局相關領導和眾多的房地產企業家上了生動的一課,使眾多的房地產企業家看到了建設中小套型住宅的光明前途和廣闊市場。
中國自一九九八年推行住房分類供應制度以來,房地產業取得十足發展,各地都掀起房地產建設高潮。然而在取得巨大改革成就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種傾向,就是任憑市場自發調節過多,政府介入過少。導致房地產過熱發展,房價過度攀升,有些地方甚至已將幾十年以后的土地都預支了。針對房地產業混亂局面,中央政府也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2003年8月31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即18號文),對中國未來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指導思想進行了高度概括和總結,被稱為房地產第一次宏觀調控;2005年3月26日,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切實穩定住房價格的通知》,俗稱“國八條”,被稱為第二此宏觀調控;2005年5月17日,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切實穩定住房價格的通知》(簡稱國六條),5月29日,建設部、發改委、財政部等九部委發布《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簡稱國十五條)。
包宗華說,建設中小套型住宅符合中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能逐步解決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有效抑制房價過高上漲。從一些發達國家來看,日本人均GDP 為30000美元,但1960年至2004年日本的人均住宅面積為40—60平方;中國有13億人口,人均GDP 只有1400美元,是日本的三十分之一,目前還有許多家庭都還買不起100平方以上的大戶型。很多人在城市工作因為硬撐著買了一套大戶型因為每個月的高額還貸而成為房奴。他說,從各國經驗來看,政府必須介入住房問題,單純依靠市場調節很難解決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住房問題是關系每個居民安居樂業的大事,建設中小套型住宅適合中國人多地少的國情,可以大范圍節約用地。
韓秀琦也指出,大比重的大戶型住宅建設不僅中低收入階層消費不起,也嚴重浪費土地資源。現在有些地方很多樓盤雖然賣出去,但晚上都黑的,根本沒有入住,大部分都只不過是一些私企暴發戶保值增值的方式而已。韓秀琦說,中小戶型完全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居住要求,我們應該在中小戶型的基礎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豐富小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多投入一些人性化的服務,不斷提升小區的精神品味,使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一致。這本身就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內在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