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播放了有些企業假借北京2008年奧運會及其組委會的名義推銷產品,稱自己是“奧運會首選產品”等,北京奧組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沒有授權任何企業或機構推薦產品,以任何形式借北京奧運會的名義謀取商業利益的隱性市場行為都是違法的。
中國經濟時報同期亦收到一投訴材料稱:北京中化科城技術研究所(下稱中化科城)以“符合奧運建筑工程材料入選條件,向奧運建筑工程推薦使用”等為名,夸大宣傳其轉讓技術是具有巨大投資潛力的新建材;今年8月13日,投資者鄭承旺與中化科城簽訂協議,中化科城將其超強彈性防水材料生產技術轉讓給他;由于這個產品技術等方面存在虛假的東西,結果無法轉化成商品生產和銷售。
記者為了搞清此事的原委進行了一番調查。
尋夢“最具投資潛力項目”
11月14日,當記者第一次采訪鄭承旺時,他正在為自己的投資項目犯難。鄭告訴記者,他一共投入了3萬多塊錢,其中包括兩萬元技術轉讓費。“我靠借貸才湊了這些錢。”鄭說,本來想創業,掙點錢,可結果搞得現在家庭不安,經濟困難。
今年8月8日,鄭先生在新浪網看到“2006年最具投資潛力的好項目”這樣一則廣告,醒目位置還有一句廣告詞——“投資建材,年利百萬不是夢”,這使他對廣告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則廣告首先介紹的是一種防水材料——MN超強彈性防水材料,同時廣告中還有有關中化科城的簡介,稱中化科城是“國內權威化工研究機構之一”。
該廣告稱,由于種種原因,傳統防水材料很難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MN超強彈性防水材料是傳統防水材料的理想替代產品,可“一次防水,終生無憂”,市場前景極其廣闊。而開辦一家小規模(年產100-300噸)工廠生產這種防水材料僅需投入30-40平方米廠房、5000多元設備、1萬元流動資金及3-5名工人,每公斤成本僅5.5元,年產100噸即可獲利近百萬元。
中化科城稱此產品獲得了“向奧運建筑工程及全國重大建筑工程項目推薦使用”這一殊榮。鄭先生向記者表示,當時到北京考察時,對方還聲稱該技術為專利,又“向奧運工程推薦使用”,很快雙方就簽訂了協議。
鄭先生于8月13日上午趕到北京,按照廣告地址找到中化科城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安慧里的中國化工大廈(原化工部,中化科城宣傳材料注)所在地。
到了中化科城以后,鄭被一人帶領,先單獨見了一位姓龔的經理。“見到龔之后,龔就給我講他們所的部分科研成果及如何進行技術轉讓。”鄭先生事后回憶說,他在交了20000元轉讓金后,當天下午,就被帶到其培訓地,由一名叫張曉文的技術人員操作,他站在一旁觀看,約一小時許完成了技術培訓。
緊隨其后,鄭領到了由張發給他的《培訓結業證明》和NM超強彈性防水材料的生產技術等資料。鄭回到他的家鄉河南,經過多次實驗生產、比對,鄭先生稱他生產出來的產品“根本達不到該所宣傳的效果且生產成本遠高于其宣傳所述成本”。
于是,鄭向中化科城提出:“要求退還被騙的20000元技術轉讓費用及為此所花費的原材料費、生產實驗設備費、差旅費等,共計三萬元人民幣。”但是,他的這一要求遭到了中化科城方面的拒絕。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