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銀十”奔年底,京城樓市頹勢凸現。根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統計的數據,本月以來,我市住宅期房的每周成交量呈現出連續下滑的趨勢。一面是高挺的價格,一面是成交量的慘淡,京城樓市開始陷入“有價無市”僵局。就連一向唱高樓市的開發商群體內也開始出現“今冬房子難賣”的聲音。
數據顯示,上周(11月12日至11月18日)我市共成交住宅期房2375套,成交面積26.92萬平方米。與前一周相比,成交套數下降了11.8%,成交面積下降了16.2%。其中,11月14日成交量最低,僅為232套,與每年的傳統淡季1、2月份水平相當。再上溯到此前一周(11月5日至11月11日),住宅期房的日均銷量同比下降幅度也十分明顯,降幅高達每日百套。
然而,與本月以來成交量的連續下降相背的是,價格仍持續呈現較大的漲勢。尤其是占據成交主流的五環外近郊項目,上周的成交價格同比前一周升幅接近20%。
面對“有價無市”的尷尬,一向對樓市銷量滿懷信心的開發商群體也出現了擔憂的聲音。某高檔樓盤開發商表示:“最近房子非常不好賣,這兩個月只賣出幾套房,又不敢降價,只能慢慢耗著。”而一位在業內頗有影響力的開發商也在博客中透露,不少開發商已感到深深的不安,“擔憂飛漲的房價可能會給行業帶來巨大震蕩與損害……現在手里多余的房趕緊賣吧。”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措施的出臺十分密集,除了增加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和小戶型產品供應以外,又提高了第二套住房抵押貸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將于下月開始實施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還新增了限制外資進入房地產二級市場交易及房地產中介或經紀公司的內容。種種政策的出臺,顯示出政府在調控房地產市場,扭轉市場主體失衡的決心巨大。加上價格高挺對于樓市銷量的反作用,以及進入冬季銷售淡季等因素的影響,共同加重了市場觀望氛圍,從而拉低了成交量。預計隨著各種調控政策的落地,房地產價格將會呈現逐漸平穩的走勢,成交量也將逐漸恢復應有水平。(記者 楊舒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