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土地投標,還是在房屋預售環節,房地產品牌價值越來越凸顯。9月22日,在“2007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上,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指出,由于目前絕大部分新建住房通過預售交易,消費者愿為買品牌企業的住房多付6%到7%的價格。與此同時,品牌還在土地拍賣招投標中給房企增加獲勝砝碼。另外,目前中國前十大房地產企業市場占有率不足8%,品牌房地產企業仍將繼續行業整合。
據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調查,2006年全國新建商品房中預售房占到了82.6%,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預售房更近乎百分之百。
由于預售房質量存在不確定性,實際上“消費者主觀上愿意為降低不確定性質量,多支付6.84%的錢。”劉洪玉說。調查人員從實際成交的房價數據當中發現,其中有6.5%的價格是由于消費者傾向于選擇不確定性小的預售房,即選擇品牌企業的住房所多支付的房款。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中國前十大房地產企業市場占有率不足8%,品牌房地產企業仍將繼續進行行業整合。當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和中國指數研究院三家研究機構共同組成的“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指出,2007中國房地產公司品牌價值TOP10的平均品牌價值為26.20億元,比2006年的15.31億元高出70%,品牌價值表現出了持續增長和加速增長的特性。其中,萬科品牌價值為91.78億元、中海地產為86.23億元。“與品牌房地產企業競拍土地時,我們明顯感覺有壓力。”一位地方房地產企業老總向上海證券報直言,龍頭企業正在大步向二三級城市擴張,這給地方性開發商不小的壓力。
研究表明,2004年美國最大開發商市場占有率為4.5%,美國前10強的市場占有率為27%。目前,中國房地產企業多達6萬家,但總體而言,規模偏小,行業集中度比較分散。內地市場占有率最高的萬科,2006年的全國市場占有率仍只有1.5%左右。
由此,業內人士指出,房地產業集中度過低,與進入房地產領域門檻較低有關。伴隨中央政府對房地產領域的宏觀調控,以及土地資源成本價格越來越高,優勢品牌企業必將借機進行資源整合。(記者 于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