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所有關于房子的新聞都會吸引人們最廣泛的注意力,而新近出現(xiàn)的公共租賃房更是如此。據(jù)《中國青年報》報道,該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對全國31個省(區(qū)、市)12328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5.1%的人支持公共租賃房在全國推廣。
通俗地說,公共租賃房解決的是“夾心層”的問題,說白了就是針對既買不起經濟適用房又不夠廉租房條件的剛畢業(yè)大學生、外來務工人員以及其他新就職群體,其標志性意義在于,國家的保障體系正向多層次、多元化的方向轉變。事實上,當社會學家陸學藝提出,我國社會已經由階級社會向階層社會轉化時,其背后就有著一種建議,即希望政府的政策設置要兼顧社會各階層的實際需求,并針對具體的情況開出合理的解決藥方。
因此,民間對公共租賃房抱著一種期待的態(tài)度,而媒體更是給予了密切的關注。問題的焦點在于,如何使公共租賃房真正保持其公益性的本質,并且對于申請人如何做到既要公正審批,又能急民之所需,給予群眾切實的政府援助?
要知道公共租賃住房在產權上不歸個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機構所有,以低于市場價或者承租者承受得起的價格向需要的人出租,但是如何防止某些人借公益房做二手交易;面對申請人采取的是隨機抽號方式,又如何防止類似武漢六連號事件的發(fā)生?此外,在公共租賃房建設上,吸引一流開發(fā)商投資的同時,對房屋質量應有配套的監(jiān)管措施;在物權維護上,有必要明確對房屋的維護責任;在退出機制上,不能一刀切都是公共租賃住房5年為上限的強制規(guī)定,宜考慮實行動態(tài)管理,讓最需要的人住下來,也能住進來。這些問題是切實推行公共租賃房政策必須面對的事實。一項以惠民為宗旨的政策,必須以堅實的制度性保障做基礎,否則就容易陷入看上去很美的尷尬。
文/王海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