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認為,各大國資紛搶占土地市場,相關風險值得關注。
首先是價格風險。大國資以輕松獲得的資金輕易開高價拿地,這是否會助推了本就高懸的房價收入比?一旦市場有變,這些國資的投資風險又該如何化解?市場對此心存疑慮。
不久前,北京朝陽區九廠地塊以19.05億元成交,竟得方成都中澤置業為中國電子產業開發公司(CEC)下屬公司。業內人士同樣預測,該地塊樓板價為周邊商品房銷售價格的70%,項目上市銷售后將相比目前房價至少上漲30%。“如果面粉(土地)又一次貴于面包(商品房)價格,那么面包現在開始漲價就將重演。一些剛剛出讓成功的地塊,周邊房價已經開始三級跳了。”一位北京開發商稱。
同樣由于大國資的高調助推,目前土地市場單價已經接近2007年最高峰。“市場仍未到達最熱,高總價、高單價新地王將被不斷刷新。”中金報告稱。
“另外,當中化方興叫出40.6億元的高價時,萬科、保利、華潤、遠洋,這些專業的房地產企業都退卻了,為什么呢?也許他們看到了風險。”業內人士稱。
對此,也有市場人士并不如此悲觀。他們認為,中國在經歷從30%城市人口階段向70%城市人口階段大踏步前進,土地作為稀缺資源的價值將持續上升。“況且,2007年的部分地王項目,當時看來也是必然虧損的項目,今天一樣賣到了預期的價格。只要產品生產得當,未來房價可以支撐住今天的地價成本。”一位分析人士稱。
除了價格風險外,業內擔憂的還有開發效率和市場公平問題。“不可否認一些國資企業的產品市場化程度不高,開發低效率。而一旦國資與民企的融資待遇不同,那么對于鼓勵民營經濟發展來說,也是一個無形的天花板。”專家提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