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房地產行業4年內利潤暴漲近3倍,這再次把房地產行業放在了鎂光燈下,來自多個行業的企業紛紛搶灘房地產。12月27日,中國人壽示,計劃用45億元認購遠洋地產新增發的9.34億股,認購完成后,中國人壽將持有擴大后已發行股本的約16.57%,成為遠洋地產第二大股東。
記者發現,"房產門外漢"進入房地產企業并非突然,今年下半年以來,通信、航空、家電等行業均有企業涉足房地產,專家認為,這是這些企業在為它們的閑置資金找尋出路。
新聞回顧 "門外漢"搶灘房地產
今年以來,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已率先在這場經濟危機中煥發生機,據此前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顯示,11月全國房價已同比上漲了5.7%。
在全球經濟低迷情況下,中國樓市仍能企穩回升,甚至超過2007年的高點,房地產行業這個誘人的"香餑餑",能夠吸引眾多非房企業也就不足為怪了。
11月13日,重新回到A股的ST春蘭表示,將進軍房地產行業,同時不放棄家電業務。
11月16日,南航集團旗下的海航地產擊敗了復地、鼎鉉投資等對手,以14.75億元奪得位于上海陸家嘴的浦發銀行大廈辦公樓。
11月25日,深華發A發布公告稱擬募資不超過9億元,募集資金將投向房地產項目。
12月9日,華菱鋼鐵召開董事會,同意公司出資2000萬元成立全資房地產公司。
12月10日,申達股份公告稱,公司擬與控股股東上海申達集團進行總金額約2.66億元的資產置換。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徹底退出傳統紡織制造業務,向房地產行業進軍。
12月24日,以航空和運輸為主的中國海航集團更是以20億元的價格受讓復地集團天津項目公司75%的股權,而早在9月份,海航集團還曾以18.24億元的價格拍下了上海陸家嘴濱江地塊。
除此之外,中國平安、中國電信、中國人壽等電信、保險企業也有涉足房地產行業。今年8月,中國平安通過旗下的信托公司與金地集團簽訂相關合作框架協議,平安信托將對金地負責開發的項目進行投資,未來3年其規模有望達到百億元。11月13日,國資委將中國衛星通信所持中衛國脈50.02%的股份劃給中國電信。中國電信表示,資產重組后,中衛國脈將由以通信類業務為主的公司,轉變為中國電信旗下房地產開發和土地資源整合的業務平臺,直接參與房地產業務。
廣州地產營銷策劃專家謝逸楓表示,非房產企業進軍房地產行業,說明房地產已逐漸市場化。但謝逸楓同時表示,大量非房企業進入房地產市場,意味著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可能,意味著房地產行業將面臨更加激烈而殘酷的市場競爭。
原因分析 為資金找出路
今年以來,不少省會城市平均房價上浮高達50%。面對過熱的樓市,多個房地產調控措施在2009年的最后一個月密集出臺,不少業內人士預計,明年將會是一個政策調整年。在這種未來預期尚不明朗的情況下,非房企業為何仍要逆流而上?
廣州地產經濟研究專家鄧浩志認為,目前中國經濟仍處于恢復之中,國內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家電、紡織等制造企業在具備閑置資金的情況下,不會選擇繼續擴大規模,只能投向其他方面,房地產業就是被多數企業看好的一個選擇。
12月2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2008年房地產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0586.5億元,比2004年增長107.5%;房地產企業實收資本33052.4億元,營業利潤3861.3億元,分別較2004年增長123.2%和290.4%。
在短短4年的時間里,房地產行業的營業利潤暴增近3倍。
而今年以來,萬科、保利、富力等房企,全年銷售金額均超過200億元,在由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等機構推出的2009年中國房企銷售前20強中,20家房企今年的銷售額均超百億,其中萬科更是達到630億元,20家房企總銷售額達5000億元。
廣東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認為,在經歷了全球性經濟危機后,中國房地產行業仍能上漲,說明這個行業未來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這吸引了其他優質企業進入。
"目前(非房地產)企業進入房地產行業,更多可能是出于自身資金抗通脹的需求,為企業資金找到出路",黃韜表示,目前來看,與投向企業自身項目相比,投資不動產的利潤更高。
專家解讀 樓市泡沫勝過股市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48170億元,同比增長44.2%,其中,國內貸款8994億元,增長40.2%。
"今年以來國家信貸近10億元,其中4億元流入了房地產行業",鄧浩志分析認為,今年的樓市發展已經超過2007年時的巔峰階段,所產生的泡沫比股市更甚一籌。
有市場人士表示,今年中國新增貸款超預期,貨幣供應急速擴張,加大了信貸膨脹,導致了房地產泡沫和通脹的加劇。因此,政府才會在本月密集采取措施,控制房地產投機行為。
為此,鄧浩志表示,目前對于一般的非房企來說,不是介入房地產行業的好時機。
鄧認為,目前市場上大家所熟知的房企,都有著十幾二十年的開發經驗。對非房企來說,親自參與開發項目,就必須重新構架、組建項目公司。但房產行業融資方式以及財務上的不同,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公司成本,阻礙其發展。
仲量聯行投資部的劉裕通指出,由于非房企本身的條件限制,實力一般的非房企先期只能通過租用成熟的商業地產,以出租的方式回收成本,以降低風險。
廣發證券房地產行業分析師沈愛卿認為,其實進入房地產行業的門檻不高,但由于房地產行業競爭激烈,在后期項目開發時,對企業資金、規模以及實力會有更高的要求。
但滿堂紅研究部高級研究員主任肖文曉則認為,現在非房企業進入房地產行業正當其時。從競爭角度看,非房企業的加入將會促進市場良性競爭。從目前土地市場的情況來看,今年拿地的基本都是上市公司和國企,呈現寡頭的局面,這對于市場競爭非常不利,有的房地產企業會出現囤地捂盤等現象。如果多一些非房企業加入,可以使房地產市場朝更為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