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昨天表示,關于房產“拐點論”他一直是被動回應,王石和萬科理解的拐點是指房價的理性回歸。他同時建議,40歲之前可以先租房,“實際擁有其屋的好處來講你有安心感,不好處來講,因為它是不動產,你想變賣它,你想轉換工作,往往因為你擁有它而成為了你的包袱,所以作為我的觀點來講,屬于沒有最后定型,最后還有抱負有理想,應該是在40歲之前還是租房為好。”
另據有關媒體報道,繼萬科在廣東的部分住宅出現大幅低價開盤以后,萬科在成都的住宅也以低于周邊房價30%開盤,“40歲之前不買房先租房”論調與萬科樓盤的低姿態之間是否存在什么聯系,這是否意味著萬科已經預判,40歲之前的人已經買不起房子而中國樓市將要來一次大調整呢?(凌建平 郝勻嘉)
大眾評判臺
何若靈:租賃市場要完善
習慣有時是會被現實改變的。房價持續走高或許能改變中國人原有的買房習慣,使得一部分人開始習慣租房生活。但前提是房屋租賃市場要高度完善。
王珊珊:此建議不說也罷
40歲之前買房在國外可能很普遍,但在中國,兩年前可以買房卻沒有買房的人現在估計腸子都要悔青了。誰也說不清楚未來幾年中國房地產的走勢,現在20多歲的年輕人如果再熬20年再買房,到時估計只有到農村去買了。
黃琛:自住需求仍屬剛性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仍在繼續,個人自住房的需求仍是剛性需求。租房不可能成為目前大多數人的首選,因此許多人寧可背負高額房貸,也要買房。
◆沸點特稿
宜買則買 宜租則租
陳 晟
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
我個人認為,王石提出40歲這一分水嶺的真實含義不在于界定購房時間,而是體現出對一個人人生、事業的階段性規劃。按常理而言,40歲之后,多數人的事業都已基本定型,家庭結構也已相當穩定,這個時候再考慮買房,時機就顯得相當成熟。
當然,里面也隱含了一個說法,就是要有正確的房地產消費觀:宜買則買,宜租則租。看個人的經濟實力,能買得起就買,包括配套商品房或中低價房;買不起,政府也能夠給你保障。如果這個階段你不在政府的保障體系之內,那么政府對每個人居住權利的保障就將通過租賃市場來體現。盲目攀比的消費觀只會拖累自己,未必一定要擁有完整產權才算成功。
現在上海自有房屋產權的比例達到了90%以上,但在有些發達國家這個比例都沒有這么高。所以,在目前土地供應從緊、資源稀缺的大環境下,倡導一種合理的良性的住宅消費觀很有必要,也很有現實意義。如果整個社會能形成這樣的共識——只要租得合理住得合適便是可以接受的——那么許多矛盾就可大為緩解。我相信,有不少人特別是年輕人,還是希望在事業有成前先租個房子,或者選個合適的時候進行創業;而不是很快把自己變成“房奴”,束縛自己創業的手腳。另外,如果房屋租借能保證長期穩定,比方說一份租借合同能簽10年甚至更長時間,中間不會受到房東或其他因素干擾,那應該會吸引更多人去租房。
因此,規范和完善房屋租賃市場,十分必要而且重要,借此來緩解目前樓市供求失衡的矛盾,不失為可行之舉。
再說房價,也是一個老話題了。我們認為,今年房價漲幅趨緩將是大勢所趨,也不排除可能會有結構性或區域性的拐點出現。但要說整個樓市出現拐點,還是不準確的。我認為,只要整個房價的增幅跟人均收入包括GDP的增長幅度能夠基本相匹配,就很不錯了。而不應來個大轉身調頭向下。
同時,我們還得觀察幾個大的環境,包括美國次貸危險到底會擴大到多大的規模,包括美國降息之后,熱錢會真正受到影響回流到美國去呢,還是發現因為人民幣升值會更快、人民幣和美元之間利差將繼續擴大,從而形成雙重沖動繼續涌入國內?如果是后者,可能又會形成一波新的購房需求。
中國經濟已經融入全球經濟,今年房地產市場的內外變量可能會有很多,需要多角度多方面的觀察。(郝勻嘉 采訪整理)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