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目前國內一些主要城市房價持續上漲的現象,近日有報道稱,國內多個城市的商業銀行“不約而同”地收緊個人房貸,滬上有些銀行也提高了兩套以上住房貸款的申請門檻。更有甚者,市場還傳言銀監會近期可能會出臺政策,要求商業銀行提高房貸首付比例。對于銀行來說,收緊房貸無疑是出于防范自身金融風險的目的,但客觀而言,提高房貸門檻也將為可能出現的新一輪房產投資熱豎一道“籬笆”。
央行前天發布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認為,目前國內整個宏觀經濟通貨膨脹預期加強,尤其是食品價格和房價上漲壓力持續加大。在微觀市場層面,我們也發現,近一段時期上海外環以及中環一些區域,幾天幾夜排隊買房的現象又出現了。而不少投資客的身影也再次顯現其中。
這不禁讓人想起2004年前后,當時滬上某些樓盤,投資客比例高的可以達到30%以上。隨著各路炒房大軍的涌入,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也使得房價節節上升,而普通自住需求的購房者則不得不為已經“高高在上”的房價埋單。
應該說,房產作為一種老百姓正當的投資需求無可厚非,但是這種投資需求如果成為房價上漲的“助推器”,勢必會增加絕大多數自住購房者的買房成本。因此,現階段當房價再次處于敏感時期,銀行收緊房貸,在約束自身“放貸沖動”的同時,也可對投資購房者起到“引導”的作用。
2004年以來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已經大大抑制了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為。因此,無論是房貸收緊還是可能出現的房貸首付提高,還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尤其是自住購房者的承受能力;在操作環節上,提高房貸首付也不能搞“一刀切”,應嚴格區分投資和自住。只有這樣,收緊房貸才能起到既抑制房產投資又不打壓自住需求的效果。(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