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規委昨天公示了北京市“十一五”保障性住房及兩限房用地布局規劃。今后三環外的不在政府土地儲備控制區域內的普通商品房項目,必須配套建設保障性住房和兩限房。“十一五”期間,本市將建設3000萬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和兩限房。將采用“集中”和“配建”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保障性住房和兩限房的建設。
規劃看上去很美,3000萬平方米的房子,按照每人10平方米的標準,可以住進去300萬人,如果這個規劃實現,那么住房問題不就解決得差不多了?至少,不會有那么多人對房子有抱怨了。
但這件事情能辦得像想像中的那么完美嗎?也未必。比如三環外四環內,還有地來建兩限房嗎?就算是有,恐怕也是鳳毛麟角。北京市對兩限房的限價是每平方米7000元,現在的項目大多是6000多元,那么到了四環以外,這個價格是算貴還是算便宜呢?
兩限房是賣給什么人的?媒介報道,有兩限房購買資格的人,要求具有本市常住戶口,另外,中低收入家庭優先,被征地、拆遷家庭優先。不過按照一套房子80平方米、每平方米6000元計算,也需要50萬元左右才能拿到鑰匙。所以,它的定位應該明確為:有本市常住戶口的、能拿出10多萬元首付款的、每月收入四五千元的,或者手里有一筆拆遷補償款的人。
這是緊巴巴的算法,符合以上條件的人,買了房基本也就沒什么錢了。但一個家庭,是不可能把所有的錢拿來買房還貸的,他們必須得考慮醫療、教育等等沒有“限”的費用。所以,真正覺得兩限房合算的人,可能收入還要更高些。但是再高下去,不知道是否還屬于“中低收入家庭”。
這也正是兩限房、經濟適用房之類“產品”尷尬的地方。真正收入低的人還是夠不著,他們只能排隊去等少得可憐的廉租房。而那些在北京長期工作卻沒有北京戶口的人群,也只能望房興嘆。要么仍然買不起,要么有錢不讓買。
說來說去一句話,房子還是太貴了。盡管已經兩限了,盡管政府拿出了政策,開發商“讓”出了利潤,但這些房子針對的人群,仍然有限。
想讓更多的人安居樂業,政府和開發商必須拿出更大的決心、讓出更大的利益來。(程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