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國土房產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日前聯合發文,對境外機構和個人在深圳買房作出規范。在此之前不久,19家中資銀行和10家外資銀行因違規操作,讓境外投機性資金通過假外貿形式流入房產和股市,而受到了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處罰。以上的事實表明,大量境外資金正在規避2006年政府“171號文”(即《關于規范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的意見》)的規定,進入內地的房地產市場。
從政府的統計報表來看,2006年內地房地產開發企業利用外資達到394億元,盡管利用外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僅為1.46%,但其增幅則達到53%。2007年1-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資金總量為12143億元,其中利用外資為222億元,同比增長89.9%。也就是說,從資金流入的正式渠道來看,盡管利用外資進入內地房地產的資金所占的比重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上,但是其快速增長態勢已經顯現。這里既有房地產開發企業規避政府對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的動機,也有外國企業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暴利的虎視眈眈。
同時,在外資進入內地房地產市場正式的渠道之外,眾多實力雄厚的國外資金都在采取種種不同的方法,迂回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新加坡凱旗納投資中心資深投資分析師喬治·麥迪遜研究表明,摩根斯坦利、高盛等頂級跨國投資公司紛紛進入中國房地產業,對此,相關的職能部門應該保持足夠的警惕。
最近,內地一些大城市(如深圳)的房價短時間內快速飆升,這種飆升并非居民住房需求短期爆發所導致,而往往是外國投資者先行,內地投資者隨后炒作之結果。有香港媒體報道,目前以港人為主的境外人士在深圳購房比例已由去年的11%上升至25%,甚至在近期的成交量中,港人買房已經占到一半以上。據報道,近年來香港人在內地房地產市場購買住房280萬套。這樣的數量對于內地房地產市場而言,可能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這些購買力大部分放在深圳,以香港居民的收入水平(香港人均GDP36000美元,深圳人均GDP僅8000美元左右)到深圳購房,要推高深圳的房價并不困難。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關部門才會聯合發文,對境外機構和個人在深圳買房作出規范。深圳市國土房產部門新聞發言人也表示,港人在深購房比例一直保持在8%上下。但實際上,在市場投機氣氛日漸濃重之時,想通過房地產的商業存在原則及外國居民的居住原則來進行遏制,能夠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是由投資者對市場預期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說有7%的境外投資者進入市場(他們對市場價格預期比內地投資者要高),就是比這個比重還低,市場價格也完全可以因這些投資者對市場價格的過高預期而快速推高。
正如麥迪遜分析的那樣,無論是國外的頂級跨國投資公司,還是境外的個人投資者,他們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其核心是謀求在短期內(2008年奧運會舉辦前夕)能夠實現高額的投資回報率。這是一種典型的投機心態,是把樓市當股市來炒,這樣做可能導致的深層危機是:一旦中西部省區尤其是二線城市的樓盤也被炒高,就必然面臨著沿海居高不下、內地后來居上的房產價格飆升局面,更加不利于調控房地產價格。此外,這些外國資金還會想方設法進入中國的股市及匯市。這樣,外資不僅能夠通過樓市、股市、基金等便利牟取暴利,同時也希冀從人民幣升值過程中牟取巨額利潤,一旦得手,就會從包括房地產在內的眾多行業內迅速撤出,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傷害。這就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真實寫照!
因此,面對最近內地不少地方房地產市場價格快速飆升的態勢,僅僅通過外國投資者的商業存在原則和居住性原則來遏制已經不夠了。政府應該對內地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宗旨給予明確的定位:內地房地產市場主要是內地居民住房消費的市場而不是投資市場。其實,外管局的171號文件早就對境外投資者投資內地房地產市場已有詳細的規定,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嚴格執行規定,遏制境外投機資金進入內地房地產和其他,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更要保障國家利益不受到侵犯。 (易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