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不公平競爭,占用公有資源又加重家長負擔
好學校大家都想上,名校辦分校本可以放大優質教育資源,但是一張口都是按民辦收費,讓家長直喊吃不消。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南京幾大名校所辦的分校中,大多數都是占用公有資源,卻按民辦收費的“假民校”。這一現象也引起了政協委員們的關注。
[家長心聲]
名校分校怎么成民辦了
“我就搞不懂了,為什么名校一辦分校,就成了民辦的了?”南航附中的初三家長陳先生一提到即將面臨的中考填志愿,就氣不打一處來。
陳先生告訴記者,孩子在學校成績不錯,但是讓他沖金陵中學、一中等名校,還是覺得有點懸。于是南師附中江寧分校和金中河西分校兩所名校分校便成了重點考慮對象。不過,提到學費,陳先生感到十分不滿:“我們這個成績,報五中、三中把握也很大,每學期只要800多元,但是這兩個分校學費太高了,一個學期就要 7000多,七七八八加起來一年都得花掉近兩萬,比上大學還貴啊!”
今年小升初的學生家長黃女士也表示:“我記得我們上學時,金陵中學、南師附中這些學校,初中不都是公辦的嗎。怎么現在都成民辦的了?”她說,不僅是名校分校,現在南京市最好的一批初中,比如玄外、鄭和外校、育英外校等,基本都是民辦的。“既然不鼓勵大家擇校,為什么還搞這么多民辦學校,而且還是最好的?”黃女士說,應該讓包括名校分校在內的民辦校都轉成公辦,實行就近入學,才能杜絕小升初擇校風。
[記者調查]
三大名校分校是假民辦
據了解,目前南京市四大名校都有自己的民辦分校,收費也都在每學期7000元左右。不過,業內人士透露,嚴格意義上講,其中三所實際上都是“假民辦”。
業內人士指出,真正意義的民辦學校,應該由純民間資本投資建成,并且校舍、財務、管理等方面獨立。但是四所名校分校中,有三所都不符合這一要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的用地是河西新城區建設指揮部提供的,而南師附中江寧分校的地皮則是江寧開發區提供的,都是國家的公有資源,兩所學校貸款又都是以公辦本部的名義進行的。可以說,本部和分部有著分不開的聯系。相對來說,南外仙林分校的民辦成分多一些,該校屬于股份制學校,有一些私營資金注入,但是南外本部也有股份在內,所以還是公私不分。另外,南京樹人國際學校作為南師附中的民辦初中,其用地也是原來南師附中的地皮。
“建個新校區要花大量的資金,每年光還銀行利息就是上千萬。這么多錢,分校拿不出來,校本部作為貸款擔保人,就會被追款,搞不好教育局還要往里面墊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長說。
“這些學校游離于公辦和民辦之間,表面上看是民辦學校,實際上卻是利用國家資源辦學,其實質還是公辦學校,但收費卻是按照民辦學校的標準執行。”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假民辦”就是不規范辦學的典型。此外,這些民辦學校除師資外,都涉及利用原來名校名稱的問題。而名校名稱,從市場意義上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品牌。這樣的品牌,是多年來政府投入大量資源積累下來的結晶,也屬于公共資源,并且是稀缺資源。
記者了解到,四大名校分校中,南京一中的民辦分校———南京實驗學校,應該算是比較規范的民辦學校。該校由長恒公司獨資投入,其用地也是該公司將原來的西郊賓館買下改成教育用地,并未占用國家的教育資源。
[追根溯源]
南京曾經整頓過假民辦
據了解,名校辦民辦初中,曾在南京盛極一時。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源于教育部的一個規定:創國家級示范高中必須要求是獨立高中。這樣一來,中學紛紛進行初高中分離,丟下來的初中便改成民辦校。事實上,和原來學校的體制、管理等沒什么變化,但可以堂而皇之地收取高額學費了。
南京市教育局從2005年起,開始對不符合“三獨立”要求的民辦初中進行清理規范,一部分還原為公辦初中,一部分直接停辦。經過3年的調整和規范,該市有15所民辦初中恢復為公辦初中,包括中華中學舉辦的“民辦中華中學”、二十九中舉辦的“民辦致遠中學”等。
業內人士透露,其實除了依托重點中學辦的民辦初中,一些獨立的民辦校,如玄外、鄭和外校,開始實際上也是“假民校”,因為它們占用的校區是公有資源,大多都有政府背景。不過經過整頓,現在開始正規化,其校區使用變成租賃的形式,每年要向政府交80萬元左右的租金。
但是整頓后的教育市場并不是一潭清水。業內人士透露,這三所名校分校一直沒有動,但是它們的“假民辦”性質和以前被整頓的學校相差不大。
[暴露問題]
被公辦、民辦學校視為“公敵”
名校辦民校的現象,同時遭到了教育界公辦和純民辦兩派勢力的敵視。
“我們一個年級就招五六個班,他們一口氣就招20多個班,對我們公辦學校生源是一種擠壓。而且作為民辦學校,他們在小升初時可以擇優,保證了生源優勢,而生源關乎學校的生命線,這對于我們公辦校來說同樣是種威脅。”某公辦學校校長說,這些名校分校借著本部的名氣扶搖而上,還收那么高的費用,對公辦校也是一種不公。
純民辦學校對名校分校先天的優越感也有看法。“這些有政府和名校背景的民校,處處都享受扶持。還沒有評上星級,中考時就放在三四星級的梯隊中招生。用地、校舍都不用自己掏錢,而我們這種純粹民間投資都要自己埋單。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競爭。”
教育界人士還表示出擔憂:以后河西、江寧等新區對教育資源的需求在激增,如果這些名校分校還是民辦性質,就不能就近入學,政府再建一個公辦學校,就是浪費資源、重復投資。如果讓這些名校分校拿出一定名額來搞就近入學,則又變成“校中校”、“一校兩制”,滋生出另一種不規范行為。
[委員看法]
假民辦是歷史階段產物
名校辦民校的現象也引起了兩會委員的關注。他們認為那種完全脫胎于公辦學校的“假民校”,一邊享受著國家優質資源,一邊又在接收家長高額的贊助費,導致了辦學中的不公平競爭,浪費了國家教育資源。
政協委員郭彬認為,一方面,名校辦民校的確有利于放大優質資源。但另一方面,它們含有公辦的成分卻又按民辦收費,就有借“民辦”抬高收費標準的嫌疑,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同時,對于獨立設置的純民辦學校來說也存在不公,兩者不是站在一條起跑線上競爭。
政協委員潘春雷認為,名校辦民校的現象可以用“不對”兩個字來作出基本判斷,但是對這一現象應有包容的心態,不應一味指責。按道理,所有的教育都應是公益事業,但這建立在政府有足夠投入的基礎上。而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政府財力不足以滿足教育發展之需,就需要一定的辦法來解決經費不足問題,比如用公助民辦、公有民辦的形式辦學,給這些學校一個特殊政策,用較高的收費來維持學校的運轉,同時解決了老百姓擇校之需和政府的負擔過重。這是歷史發展到某個階段的產物,也是過渡階段,這一現象最終將會扭轉。
[部門說法]
不符合條件的學校要整改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國各地開展公辦學校辦學體制改革試驗十幾年來,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地方通過改制,提高收費標準,減少了政府投入,存在政府 “甩包袱”現象;有的地方把優質資源集中到改制學校,拉大學校間差距;有的地方搞“校中校”“校中班”“一校兩制”,向群眾多收費、亂收費。這些問題違背了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原則。目前江蘇已叫停公辦中小學體制改革探索,并對全省改制學校以及公辦學校參與舉辦的民辦中小學進行清理,以達到獨立法人、獨立校舍校園、獨立實行經費核算和人事管理、獨立進行教育教學等“四獨立”的辦學標準。凡不符合條件的學校將督促整改。
作者:王晶卉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