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正成為社會難點和人們關注的焦點。日前有媒體報道,上海市教育部門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試行“學士后”制度,緩解大學生就業吃緊的局面;兩會期間,又有人提出進一步擴招研究生……大學生“就業難”,自然引發人們對高等教育的反思。
推遲就業是“減壓閥”還是加劇競爭
盡管有觀點認為“擴招”、“學士后”是就業的“減壓閥”,但更有不少專家認為,這一舉措只是延遲大學生就業的暫時行為,它治標不治本。2009年全國將有600多萬畢業生,比上年增加52萬,而2010年畢業生將達到 700萬左右。延遲就業的措施只會讓部分畢業生積壓下來,造成后面的競爭更加激烈。
網上的一項調查顯示,認為“學士后”制度對緩解就業“有效”的只占 5.43%,而認為“效果有限而且具有短期性”的占60.87%,認為“不看好其效果”的占32.61%。“我覺得一年社會‘闖蕩’的經歷比呆在學校等一年更好。”南京林業大學倫理學專業研究生陳珊珊說。“家里借錢給我上大學,我哪有心思再學一年不掙錢?”另一所高校應屆畢業生小李焦急地說。更有家長提出激烈批評:“需要技能培訓才好就業,平時怎么沒有把技能培訓貫穿到教學中,大學怎么教的?”而近日曝出的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要家長簽承諾書保證子女就業的新聞,更令家長不滿:現在工作找不著,還得給你弄假的“就業率”!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則認為,現在就業形勢很嚴峻,即使沒有國際金融危機,也不能保證所有學生畢業都能就業。而之所以造成畢業生就業越來越難,與我國高等教育培養模式有很大關系。葛劍雄教授的觀點,為我們打開了解決問題的另一條思路。
不少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相悖
“大學生就業難,與高校學科設置不合理相關聯!边@是今年“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的共同觀點。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博導鄭正教授指出,1952年全國院校調整時按單科設置的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等,現在都成為綜合性大學。在向綜合性大學邁進的過程中,有些學校追求“大而全”,新設專業一擁而上。
環保專業就是一個好的例證。鄭正教授介紹,目前全國有三四百所大學開設了此專業,而實際上,很多學校缺乏師資和實驗室、實驗儀器等,改個名字“暗渡陳倉”就招生。鄭正曾經問過從外校招進來的研究生:“有沒有做過實驗?接觸過哪些實驗儀器?”他們中很多人都回答“沒有”,有的說“只在窗戶外面看過”。以某省為例,以前,音樂類專業學院只有兩所,現在有將近40所;過去只有4所高校開設教育學專業,現在則有16所高校之多。
濫設專業的后果就是就業時面臨困難。有關負責人日前指出,今年有四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壓力可能較大:金融類,這主要是受金融風暴的直接影響;新聞類,今年畢業生人數增幅達28.7%;工商管理類,今年畢業生總量超過6萬人;藝術類,今年藝術和體育類畢業生總量超過5萬人。這些專業已經連續兩年初次就業率沒有超過60%,低于同期平均水平20%至23%。
“當前高校專業設置有三個傾向值得注意!蹦暇⿴煼洞髮W教科院葉忠教授分析:一是過分追求學科齊全和完整,而并不完全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來設置專業。二是重規模而輕學生就業。比如文學、新聞、歷史、管理,這些專業不需要增加實驗設備等教學成本,學校就大量擴招。三是重視專業設置而輕視調整。“這些說明高校專業設置和學生就業的邏輯不一樣,按照這種邏輯來招生,學生的就業怎能不難?”
“大學生不如職校生”讓人警醒
山西某大學的60多名學生在一家銀行試用,結果卻只有3個人簽訂了就業協議。銀行說:“這些大學生講理論滔滔不絕,可一上流程就露餡兒了,笨手笨腳,根本不行!倍c此同時,2009年的廣州市職業技術類院校畢業生中的90%,已經被各大企業預訂,就業態勢良好。從我省的情況看,近3年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平均就業率超過98%,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平均就業率超過98%,紫瑯職業技術學院平均就業率達到99.14%。還有的職校學生在畢業前一年就被“預訂”了。“大學生沒人要,職校生搶著要”,當今社會的這道“別樣的風景”提醒人們應對我國的高等教育重新考量。
人們經常贊嘆素有“工業強國”之稱的德國,從“奔馳”汽車到“磁懸浮”列車,從西門子電器到日常生活用品,無不顯示出其精湛的技藝和高超的質量。其實,這種高質量首先得益于它系統、完備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在德國,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是并行的兩個教育體系,兩個體系相對獨立。德國學生初中畢業后,75%以上都直接進入企業和職業學校接受“雙元制”教育培訓,只有25%的學生進入普通教育。德國法律同時賦予職業教育證書與普通學歷證書同等的地位。職業教育已成為德國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秘密武器”,被譽為“經濟發展的柱石”、“民族存亡的基礎”。
Google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博士認為,高校有三種定位,即研究型大學、大學、職校,他覺得它們的比例應該是1∶20∶40。但現在研究型大學和普通大學很多,職校太少,這與社會的需求不匹配,等大學生畢業后發現社會不需要那么多的“大路貨”人才時,已經來不及了。
一位長期從事經濟工作的領導向記者感嘆:說教育我是門外漢,但經濟工作需要的大量人才找不到我是深有感觸的。中國要成為“世界制造中心”,那我們就需要海量的高級技術人才。我們的高等教育規模世界第一了,可高等技術人才的培養呢?
有關人士提出:對中國的高考制度和教育體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崇尚科技、務實,培養學有所專、務實能干的新一代,已成為當務之急。(秦繼東 任松筠)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