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貨論文是不應該拿來坑蒙學術消費者的。在3·15這天,浙大終于打破沉默,宣布清理門戶,將卷入論文造假的賀海波開除出教師隊伍,彌補名校誠信的意愿不言自明。
少了一個賀海波,浙大不會少些什么,也不會因此如釋重負。如果只是將賀海波“揮淚斬馬謖”了事,以給外界一個交待,則毫無意義。
就如在3·15這天將若干假貨付之一炬,例行匯報一下打假戰果,卻不將打假日常化,也不從源頭上堵住造假行為,則可以想見,學界“3·15”還會重復將賀海波之類示眾的故事。
造假是可怕的,想一想假種子讓農民哭不出聲,想一想那些被添加在食品中的各類偽“營養成分”。偽科技的后果,輕則讓行業蒙羞,重則讓生靈蒙難。學術腐敗的危害性,“嚴重威脅著創新型國家的建設”。
學術造假不僅“是科技界的恥辱”,也是整個社會的悲哀。因為造假之風從食品行業、官場政績,浸潤到學術界,我們的道德防線在節節退守中已無險可守。
更可怕的是,造假劣行如同看上去漂亮實則有害的“一枝黃花”,在瘋長中會耗盡優良品種的生存空間。
而賀海波事件的出現又非偶然,學界中“扎扎實實做研究的人越來越少,急功近利搞實惠的人越來越多。”
重“顯績”輕“潛績”的考核機制,對浮漂作風的縱容,對吹泡泡假象心照不宣的默許,“工程驗收”時的有空可鉆,是一切虛假成績的溫床,這更值得警惕與重視。
如果不從成績考核、科研體制等方面消除造假的沖動,則賀海波就“白死”了。
開除一個賀海波,只是卸掉了一個拖累名望的小“包袱”而已,拖累良好學風形成、影響自主創新積極性、阻礙人才成長的大“包袱”的卸解,任重道遠又刻不容緩。
對官場,對企業界,對形形色色的賀海波之類,既要像浙大這樣“殺無赦”以儆效尤,還要從根本上治病救人。
開除一個賀海波之后,各方還有很多事需要做。(余人月)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