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6位教授聯名投訴中國工程院院士涉嫌“抄襲剽竊等學術道德問題”,他們聯名投訴的對象是2007年底當選工程院院士的劉興土。據了解,6位教授多是在國內同行中有一定知名度的學者,而且多是劉興土的老同事。
(3月2日《中國青年報》)
劉院士是否真的涉嫌抄襲剽竊等學術道德問題,6位教授的投訴究竟是有的放矢還是無風起浪,想必會有謎底揭開的那一天。但是,上述“院士涉嫌剽竊”事件最值得關注的恐怕還不止于此。事實上,對于院士這樣的學界泰斗而言,遵守學術道德當然是最起碼的前提,假如一個人在學術道德上有污點,那么,即便有再大的貢獻,也理應在院士評選的門檻前被一票否決。
6位教授所投訴的,大多是發生在院士評選之前的事情,很多涉嫌“抄襲剽竊”的論文和著作,甚至恰恰是其申請院士的重要材料。再仔細一看,劉院士的當選是在2007年,而早在當時,各種有關其“抄襲剽竊”的舉報和投訴就一直存在著。不難設想的是,院士評選體系顯然不會對這些投訴和舉報毫不知情,明明存在著疑點,明明知道候選人在學術道德方面遭遇著質疑,不去首先將事情的原委調查清楚,將事實的真相公之于眾,反而帶著疑點和嫌疑授予候選人院士頭銜,如此罔顧學術道德的院士評選,倒是更加需要質疑。
事實上,作為國內學術界最高的榮譽,作為國內學術的標桿,院士的遴選工作顯然應該慎之又慎,顯然應該建立起最嚴格的學術道德標尺,并最決絕地與任何學術污點劃清界限才是。只有當作為最高學術榮譽的院士有了值得人們高山仰止的學術道德,整個中國學界的學術道德才會以此為楷模上行下效地得到凈化,假如連院士都頻頻陷入“抄襲剽竊”之類最為不堪的學術泥淖中,假如連院士都無法確保最起碼的學術清白的話,“抄襲剽竊”成為整個學術生態的真實寫照,也就并不奇怪了。
基于上述視點,對于“院士抄襲剽竊”丑聞的反思,其實不能止于事件本身,當院士的學術道德頻遭質疑之時,整個院士體系及其遴選規則與機制,顯然更需要從中反省,而不能旁若無人地置身事外。 武潔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