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孩子那種對大城市的留戀、對優質辦學條件的羨慕、對良好人際關系的不舍,也讓我們心酸、心痛、心憂,怎樣才使他們回去上學且不“變形”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人走茶不涼,繼續跟這些災區孩子保持聯系,不斷給予他們學習上、生活上支持,定期或不定期地互訪走動,讓他們把珠海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
一周的時間即將過去,6個來自災區的孩子在珠海的校園生活得如何呢?6月3日,記者來到灣仔鴻景小學進行了采訪。來自綿陽災區的沈陽說:“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都很關心我,我和同學們相處很開心,在學校食堂吃得也很習慣。只是老家的學校已經部分復課,媽媽讓我回老家念書,我想留在珠海讀書。”和沈陽來自同一所災區學校的李佳,也希望能繼續留在珠海讀書。(6月4日《珠江晚報》)
“不怕一無所有,只怕曾經擁有”。這句有點哲理味的話,用在這些災區孩子身上倒很合適:沒有這場大地震,他們在普通甚至破舊的校舍內上課,同樣感到開心與幸福;可到了珠海插班復課,生活、學習條件上的差距在他們心中產生了“大地震”———短暫的擁有,已讓孩子心理“變形”,由羨慕產生留戀,甚至超過了對親情的依戀,這不能不發人深省。
2006年9月湖南衛視開播一檔大型原生態真人秀欄目《變形計》。首期《變形計》的主角是長沙網癮少年魏程和青海山區少年高占喜。在短短的7天里,魏程去青海省民和縣的朵卜村給一個盲人爸爸當兒子,吃粗面饃饃,下地干農活;而盲人爸爸的真正兒子高占喜到長沙,在魏程家體驗魏程久已厭倦的富足生活。通過這種互換身份,交換生活,該節目希望讓富家子找到生活的意義和目標,讓貧困少年從外面的世界找到實現夢想的更多動力。無論輿論的理論層面,還是實際的實踐結果,這種“互換”似乎未能如愿以償———心理“變形”了,但并非策劃者預想的那樣“變形”。
“我想留在珠海讀書”,這話從災區暫時借地上學孩子的嘴里說出來,其實他們心里也很矛盾:留在珠海讀書,相關部門允不允許是一回事,離開親人又是另一回事;回到原來學校復課,既舍不得這里剛剛認識、關心自己的師生,又放不下這里良好的學習條件。其實,回到自己的家鄉學校復課,這是最有可能的結果。不過,災區孩子那種對大城市的留戀、對優質學習條件的羨慕、對良好人際關系的不舍,也讓我們心酸、心痛、心憂,怎樣才能使他們回去上學且不“變形”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人走茶不涼,繼續跟這些災區孩子保持聯系,不斷給予他們學習上、生活上的支持,定期或不定期地互訪走動,讓他們把珠海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以慰藉他們(暫時)無緣大城市、好學校的失落,并努力幫其轉化為不斷進步的動力,使他們的學習、生活一天天好起來,與我們共同進步、共同富裕。
災區孩子回家,關愛還請繼續!(成彪)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