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時任湖州長興縣教育局局長的熊全龍,把一個舶來品——“教育券”成功本土化,并且順利發放到學生手中。這是他大膽實踐教育公平理想的全新嘗試。
今時今日再讓熊全龍回憶初識“教育券”的往事,他內心的感慨與激動依舊不減當年。
八年前。2000年11月,剛剛上任長興縣教委主任的熊全龍,在美國加州考察。當時,長興縣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和浙江省的“教育強縣”,但是長興教育的發展仍面臨著諸多困擾。而非常巧合的是,他在美國第一次聽說了“教育券”。
熊全龍還能清晰地回憶起當時在美國加州羅斯密學區考察的情景。2000年11月,當時正值加州大選前夕,該學區的一位日裔女領導人的講話吸引了熊全龍:“公立學校能不能得到經費,將取決于學生家長是否愿意把學券交給學校……”
熊全龍在隱隱約約中預感到,在美國也處在嘗試階段的“教育券”,似乎同樣能在長興解決一些現實問題。
經過將近10個月的籌備,2001年9月新學期開學時,“長興教育券”成為一個全新的現實。
“凡就讀民辦學校的義務階段新生,可獲得一張面額為500元的教育券;報名就讀職業學校的新生可獲得一張面額為300元的教育券。開學后,學校把教育券交到教育局,在審核確有此生到該校入學后,教育局根據教育券數額撥給該校相應的款額。”至2006年,長興共發放教育券25261張,計7373115元。共吸納縣內外社會資金4億多元投資辦學。
2002年,浙江省政府研究室專門發了一篇題為《一券激起千層浪》的專題調研報告,時任教育部部長的陳至立同志作了重要批示。
在記者即將結束對熊全龍的采訪時,他說:“我看到現在教育券的理念已經擴大到社會的更多領域,比如勞動部門對下崗職工再培訓使用的是教育券、社區對居民進行培訓也發放教育券,政府對貧困學生資助采用教育券……教育券的生命力正在擴張。”(記者 沈偉紅)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