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些知名教授掛牌開設的課程基本由講師或者助教講授
近日,武漢某高校出臺一系列政策,硬性要求教授、副教授上講臺給本科生授課。此消息在該校教務網公布后,引來一片叫好聲,校內一項調查顯示,近九成學生對此舉表示贊賞,一些媒體也對此予以肯定。
教育部近年來多次下發文件要求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授課,該校對此作出硬性規定,這的確是件讓人欣慰的好事。然而耐人尋味的是,教授為何會疏離講臺?
講臺上誰在給本科生授課
今年春季剛開學,武漢美術學院大四學生小向看著這學期的課程安排傻眼了,臨近畢業的她忙著寫論文,還要找工作,但是課程表上顯示她每周五下午要連上4節專業必修課,而且是同一個教授開的課。“本來這門課是分兩個學年上的,但是上學期老師沒時間,把課全壓到今年來上,現在我們又沒時間了!薄氨匦拚n不上還不行,不然拿不到學分!毙∠蚝屯瑢W向記者大倒苦水。這種“疲勞戰術”使得教學效果不甚理想,而且老師一般上完三節課就下課了,課時大大縮水。
小曾的煩惱和小向截然相反,他是某重點高校大二的學生,他選的課程幾乎都是院里的一些知名教授開設的,原以為能和教授名師“親密接觸”,不料很多教授都只在最開始的一兩次課堂上出現,后面的課程則由講師或者助教來講授。這種教授“掛名制”讓小曾很失望,“當初就是沖著這些名師才選擇這個專業的,沒想到本科生與名師的距離這么遠”。
記者隨機走訪了武漢市的幾所重點高校,在教學大樓內滾動的電子屏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天的教學情況,據粗略估計,百分之七八十的授課任務是由教授、副教授承擔。各校教務處負責人也表示,近年來,各;韭鋵嵙私逃康南嚓P文件精神,教授、副教授上本科課堂的比例大大增加。盡管“大氣候”已經形成,但“漏洞”依然存在。
教授為何“千呼萬喚不出來”
教授、副教授一般都承擔著繁重的科研任務,因而難以在教學和科研上求得平衡,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訴記者。據了解,很多研究型大學甚至一般大學都把辦學精力放在學科建設、創建博士點、發展研究生規模、狠抓科研成果等方面,由此形成“重科研、輕教學”的格局;而對于大學教師來講,科研任務和成果是職稱、獎金評定的主要參考依據,在這種機制的導向下,很多教師把重心偏向科研也就不足為奇了。
事實上,教學和科研之間并不是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獲得“第三屆全國名師”稱號的胡亞敏教授是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她一直堅持給本科生授課,從未間斷,她告訴記者:“教學和科研之間的確存在著精力和時間分配上的矛盾,但我認為兩者之間更多的是促進關系,教學內容的當代性和開放型正體現在教師把本專業的前沿成果轉化為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以教學促進科研,以科研推動教學,兩者相得益彰!
另外,記者了解到很多學校在計算教師工作量時,不同級別的課程權重系數是不同的,博士生課程最高,碩士生課程次之,本科生課程最低。同樣是付出勞動,在工作量和津貼補助方面卻存在差異,給本科生上課因此成了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除此之外,教授的學術活動比較多,經常出差;還有一些教授在校外兼職,開公司、辦企業的不乏其人;更有大量的碩士生、博士生需要指導……如此一來,教授的時間所剩無幾,本科生也因此成了高校里面的“邊緣群體”。
評價機制應向本科教學傾斜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教授、名師是一所高校最可寶貴的資源,他們豐富的教學經驗、淵博的知識素養、嚴謹的治學態度等都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因此,學校必須充分發揮教授、副教授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華中師范大學教務處處長王坤慶認為,關鍵是要真正形成向本科教學傾斜的評價機制。他結合目前該校的一些具體措施提出,首先,要提高教授職稱評審中教學工作的權重,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制,本科教學工作量沒有完成就不能晉升高一級職稱;其次,在院系目標考核中,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上課有重要指標,凡沒有達到指標的,年終不能被評為教學優秀;此外,加大校內津貼對教授、副教授上課的獎勵力度,鼓勵他們走上本科生講臺。
提高高校教師對本科教學的認識也很重要,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上課決非“大材小用”,而是提高本科教學水平的有力保障,也是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環節,如同胡亞敏所說:“孟子曰君子有三樂,‘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便是其中之一,教學對于教師而言應該是一種樂趣,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
王坤慶還認為,不能主張全部課程都由教授、副教授講授,因為還有很多工作比如指導研究生、科研等需要教授去完成。講師、助教也要參與講授基礎課程,這也是培養青年教師的一條路徑。(記者 程墨 實習生 羅曼)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