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成績最優(yōu)秀高中生被校長實名推薦上北大
“浪費指標,只是錦上添花” 不選這些學生還能選誰? 北大招生組:幾個孩子的名字都聽過 “推薦制”把難題踢給了中學,卻引起有關專家的擔心:這個結果實際上偏離了推薦政策的本意。
“明年的高考狀元,可能就在他們中產(chǎn)生”
華師一校長張真推薦了3名學生:理科生彭康、李正一,文科生吳蕭劍。該校年級組長汪新華說,他們每次大考都在年級前五名,有的多次考第一。
武漢二中推薦的理科生宋軼凡,在多次大考中得第一,曾獲湖北省“身邊的科學大賽”一等獎,高中階段被評為“市三好學生”。
武漢外校推薦的王琬,今年9月調(diào)考在年級排名第一,11月參加全國地理奧林匹克競賽獲團體第一名、個人一等獎。
3所中學的不少師生認為,這幾個孩子都是公認的優(yōu)秀學生,即使不通過降分優(yōu)惠,考上北大也在情理之中。
還有老師猜測:“明年高考,文理科狀元可能就在這幾名學生中產(chǎn)生。”
“浪費指標,只是錦上添花”
對此,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認為,自主招生應區(qū)別于高考,由校長來推薦的目的,應在于為偏才怪才提供機會。
在他看來,這些學生通過高考,完全可以考上國內(nèi)頂尖大學,由他們拿到推薦的通行證,“浪費指標,只是錦上添花”,不能產(chǎn)生推薦政策的應有效果。
不選這些學生還能選誰?
校長向北大推薦學生,為什么不考慮那些成績并非最好但有特長、有個性、有潛質(zhì)的學生?
武漢一位具有推薦資質(zhì)的校長認為,雖然推薦學生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但那是“軟指標”,不好把握。
他說,“北大最終錄取時還是要看高考分數(shù),雖然可降30分;所以,我們第一年肯定要推薦最優(yōu)秀的學生。”
武漢教育界有人士認為,“中國的事情不是那么簡單,就一兩個指標,別人都盯著,不敢馬虎,只有推薦這些成績最好的學生,才能讓人服氣。”
北大招生組:幾個孩子的名字都聽過
昨日,記者電話采訪了北大湖北招生組的朱懷球老師。他表示,目前還未掌握湖北的推薦名單。記者報上華師一和武漢二中推薦的學生,他說:“都聽過。”
朱懷球說,對學校推薦的學生,北大并不會照單全收,通過審核者才能進入面試。
對于校長應該推薦怎樣的人才,招生組有何預期?他說:“品學兼優(yōu)。”
“推薦制”把難題踢給了中學
“自主招生,哪里有自主?”喬新生表示,北大“校長實名推薦制”其實把難題踢給了中學,不是權力下放,而是矛盾下移。
他說,“中學校長很為難,如果選偏才怪才,選哪個都難服眾,因為沒有標準,不得不回歸到考試成績這條硬杠杠。”
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解決這個難題?喬新生說,大學搞自主招生,應由大學教授來選才,但現(xiàn)在卻由行政力量來左右,“體制不改,選才方法再怎么變都沒有用。”
華師大一附中
-理科生彭康:高三(25)班
從高一到高三的10次大型考試中,他多次獲全年級第一。
擔任學習委員、副班長、化學課代表。同學眼中,他性格非常溫和,樂于助人,愛打籃球。
-理科生李正一:高三(29)班
高二年級曾任學生會主席,被評為武漢市優(yōu)秀學生干部。在語文、物理、生物、數(shù)學等學科競賽中獲獎,今年在復旦大學模擬聯(lián)合國活動中獲最具風度獎。
-文科生吳蕭劍:高三(9)班
理科成績非常好,因熱愛文科選擇到文科班。擔任副班長,愛好廣泛,能彈奏一手好吉他,吹薩克斯水平不凡。
武漢二中
-理科生宋軼凡:高三(6)班
“經(jīng)常考第一”、“愿意幫助他人”,是她留給老師和同學的印象。她在學習中非常刻苦、踏實,平時樂于參加班上的文藝活動。
武漢外國語學校
-文科生王琬:高三(8)班
2007年以優(yōu)秀成績考入武漢外校,現(xiàn)任英語課代表,英語已過六級,獲全國英語能力競賽一等獎。平時關心他人,和同學相處融洽。
(記者李佳 黃征)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