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企業家和組織部的美好愿景,教育培訓機構的培訓方式,能否達成預想?他們所提供的教育方式,是否就是行之有效的精英教育
文/何樹青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先富起來的民營企業家們并不相信這一點。他們期待他們的孩子成為繼往開來的接班人,寄望的是企業決策試煉、政府培訓和社會教育。
以此,閱歷尚淺的“富二代”,在名牌學校畢業之后,同齡人剛剛涉世起步之時,就迅速進入家族企業決策層,或獲資創業。江蘇省委組織部以黨校學習、基地培訓、導師幫帶、掛職鍛煉等形式,在江陰黨校開始培訓民營企業家二代。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及社會培訓機構也以富二代為目標教育市場,為主要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的學員提供愛好培養(如高雅音樂的欣賞、薩克斯的入門學習)和交際安排(如紳士淑女聚會、俱樂部活動)。
看起來,企業家、政府和社會,在齊心協力打造一個精英階層,一個預備役的上流社會,幫助家族財富和創富能力實現世襲。
富二代什么都不用做,已經是驕子:父輩看重他們的青春,政府部門看重他們家族的財富與資源,還包括他們對地方的貢獻,教育培訓機構想賺他們的高額學費,大多未婚異性把他們視作優質結婚對象,眾多同齡人把他們當成有錢的朋友。
若精英教育的預想成真,倒也不壞,只要不觸犯“花納稅人錢培養富二代”的禁忌。無論如何,富二代也好、窮二代也好,所有的年輕人都是國家的未來主人翁,素質高絕對是好事。
問題是:企業家和組織部的美好愿景,教育培訓機構的培訓方式,能否達成預想?他們所提供的教育方式,是否就是行之有效的精英教育?
對此,我的判斷是否定的。父輩的財富和組織部的重視,能保證富二代獲得比同齡人更多的發展資源和機會,但不能保證他們的發展前景。對于企業經營的風險和社會競爭的壓力,父輩和組織部的保駕護航能力有限。教育機構的努力能幫助他們增加魅力或快樂,但不能保證他們創富一定成功。對于創富所需的個人能力和精英素質,教育機構的老師自己都缺。
希望富二代世襲創富能力的企業家、組織部和教育培訓機構,真的了解富二代和精英教育么?
富二代并不一定都愿意接過父輩的旗幟。普通教育對富二代的影響,令他們與同齡人一樣,有著豐富多彩的職業理想和人生規劃,憧憬屬于自己的成功。就算他們有心創業,市場經濟方面的教育也可能令他們有自己的經營理念和手法。
富一代處在信息和資源短缺的時代,擅長捕捉致富信息和處理社會關系,勤奮自不待言,這一代人還往往有非凡的為人處世哲學。富二代處在資訊超載的世界,他們無法對全球化、商業模式和互聯網視若無睹。
無論多么富有,富二代一樣要面對疾病、兩性關系、生兒育女、意外、挫敗及人心莫測。無論怎么催熟,他們還是需要時間來積累閱歷與經驗,才有能力來處理個人生活、超出個人原創很多倍的財富和非親自積聚的資源。
周朝的貴族教育是六藝:禮(道德及禮儀)、樂(音樂、舞蹈、詩歌等藝術)、射(射箭)、御(騎馬)、書(識字和自然博物常識)、數(算學知識、歷法和數術)。今天,也有禮(紳士淑女聚會)、樂(流行樂、交誼舞)、射(高爾夫)、御(馬術)、書(企業管理類書籍)、數(財會知識)的富二代教育,但后者培養的不是貴族,而是時髦。
富二代的課程里,除了愛好和交際,還應該加入法律和人格課程:學法律能讓他們知道個人行為的邊限,人格教育能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寧波“寶馬男”和杭州“70碼”飆車案反證了這一點。
任何課程都無法實現商業精神的形成,那需要在企業經營和商戰中實踐得來。現代企業與家族企業之最大不同,在于兩者的決策機制和利益分配體制不同。富二代再培訓,也無法替代團隊合作和職業經理人的價值。
富一代、組織部和教育培訓機構都期待富二代成為下一代的成功企業家,無一期待他們成為作家、詩人、藝術家、教師、設計師或其他職業人、其他創新型人才。這種職業世襲觀,在金錢至上的社會顯得合理,在開放多元的和諧社會則顯得極其狹隘,甚至有誤導下一代的嫌疑。
顯然,無論富二代們怎么想,富二代的新聞報道和社會話題仍將繼續。傳媒關注“富二代”,重點不在“二代”,而在“富”。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在某些人的眼里,“二代”真的比“富二代”重要。其實,他們不是“錢二代”,而是“人二代”。就算沒有傳承父業、沒有世襲創富能力,富二代仍然有權利選擇、有機會過好他們的人生,這跟父輩的財富無關。★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