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節慶經濟”到名人故里之爭,昭示了地方政府的GDP焦慮與經濟發展路徑的單一。經濟發展方式粗放、投機過旺而創新不足也是普遍現象。
國人愛跟風,最近就有兩樁特別搶眼,一是電視的相親類節目遍地開花,紅紅火火;二是名人故里之爭,此起彼伏,方興未艾。不但炎帝、朱熹、曹操、大小喬、趙云、諸葛亮、貂蟬等古代名人榜上有名,連一些神話或者小說中的虛構人物,如孫悟空、西門慶、牛郎織女、女媧、觀音等也成為搶手的“香餑餑”,有的地方政府之間還為此爭得不可開交。
如果說,第一位形容女人是花的是天才,第二位是庸才,第三位就是蠢材,那么第N位搶奪名人故里的官員呢?指責他們是蠢材的N次方,恐怕不是事實,在干部年輕化、知識化的當下,他們無疑都是地方的精英。他們也不可能看不到社會反響和公眾意見,那他們為何一而再、再而三踏入“同一條河流”?
不論爭名人故里的地方政府請來什么文化大師、從何種高度詮釋行為背后的文化意義,都掩蓋不了貌似學術、文化之爭背后的非學術、非文化因素。“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這個曾經風靡一時、如今稍嫌粗俗的口號日漸式微,不得不承認,用它來概括名人故里之爭仍是最貼切的。回顧曾經似鬧劇般頻頻上演的山歌節、美食節、西瓜節、龍蝦節、荔枝節、竹筍節等“節慶經濟”,自當明了“名人故里”亦不過是“西瓜節”的變種罷了。
同質競爭,屢屢試錯,極易陷某些地方于不義的泥淖。浪費納稅人錢財,打造官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指責算是客氣的;上下其手,中飽私囊,相關官員借工程發財是對個人道德的直接懷疑。同類事件一再發生,其背后必然存在著某些必然規律,名人故里之爭成風,用政府形象工程或官員假公濟私解釋顯然失諸褊狹;蛟S我們應該問一句:文化同質化的推手是什么?
摒棄無端的猜疑與指責,客觀地說,從“節慶經濟”到名人故里之爭,都昭示了地方政府的 GDP焦慮與經濟發展路徑的單一。這種判斷,涵括二重語義:一是投機。在一個投機行為盛行的經濟氛圍下,什么來錢就投什么,從股市、樓市、黃金,莫不如是。名人故里不幸淪為地方政府的投機對象,寄予了地方經濟發展的厚望。二是跟風。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跟風,照搬照套別人的經驗,無須自己動腦筋,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風險相對較低的行為。不成功亦可成“仁”,即使跟風失敗,也比獨辟蹊徑、走特色發展之路的失敗更有托詞。不單名人故里之爭,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粗放、投機過旺而創新不足也是普遍現象,亦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之一。
當然,明知名人故里并非都是“金娃娃”,某些政府亦要“拼死吃河豚”,罔顧民怨霸王硬上弓,還有一個無法回避的肇因,那就是政府重大決策中公眾話語權的缺失?梢栽O想,像打造“西門慶故里”這種荒誕不經的行為,如果當地政府在決策過程中,經過了公眾參與、專家咨詢、風險評估、可行性論證和集體討論決定等行政程序,通過的機會可謂微乎其微。
當文化、考古、歷史,香的、臭的、怪的,一個個都被推上滾滾向前的經濟戰車,被軋碎的不僅僅是一個民族對綿延千年、不絕如縷的文化信念的景仰與傳承,更有至上的精神血脈。當一個社會的是非觀、價值觀、道德觀都扭曲了,經濟發展的意義何在?練洪洋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