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北京市迎來今年清明祭掃第一個高峰日,截至下午 4點半,全市111個掃墓點共接待掃墓群眾34.6萬人。八寶山革命公墓首次啟動了“鮮花祭英魂”免費贈花活動,豐臺玉葉陵園則推出“ 插柳”的祭祀新方式,倡導過一個低碳清明節。(3月28日《京華時報》)
《論語》名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中華民族是一個懂得感恩的民族,沿襲上千年的清明節,既寄托著每個家庭對先人的緬懷,同時作為民俗傳統和集體儀式,它又承載著定期維護并擦亮歷史記憶的文化功能。
傳承民俗文化需要成本。傳統意義上的清明節祭祖活動,離不開焚香、燒紙錢、放鞭炮等文化符號。然而在現在,它們卻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了。每年清明節,各地森林管理和消防安全等部門都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僅3月20日、21日兩天,湖北武漢、鄂州兩地就發生了5起山火,且均由掃墓者燒紙錢放鞭炮和游客亂丟煙頭引起。另據專家介紹,燃燒紙錢,除產生二氧化碳外,還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多環芳烴等多種有害氣體和懸浮顆粒。隨著低碳時代到來,讓清明節低碳化,是一種必然且必須的正確選擇。
減少紙錢焚燒,以敬獻鮮花、插柳植樹等環保方式掃墓追遠,“低碳清明”與文化傳統概念中的清明并不矛盾。民俗最能表現一個民族的文化個性,但民俗也不是古已有之、一成不變的。以清明節為例,其相傳始于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饑”一事,至唐代方固化為民間習俗,在此后漫長的發展演變中,逐漸加入了掃墓、踏青、郊游、戴柳、蹴鞠、蕩秋千等風俗乃至體育文化娛樂元素。如果把源遠流長的民俗比作一棵萬古長青之樹,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因時而變、在因循傳承中屢有創新,就是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活水源泉。
時間如河流,奔騰不息,久久無休。時間又何嘗不是一張巨型濾網,一方面忠實地守衛著傳統的軀殼與靈魂,另一方面濾掉浮沙、摒棄腐土、吸附珠貝,使古老傳統在每個時代的鮮活現實中保持新陳代謝,堆積起博大與厚重。今天我們接過清明這面民俗旗幟,賦予清明以低碳意義,誰能說在未來若干年之后,它不是民俗中的一部分呢?尤其在虎年清明節到來之際,史上最強沙塵暴席卷16個省份,2.7億人深受侵擾。打造“低碳清明”,既是為民俗傳統催發新枝新芽,也是對老祖宗傳下的青山綠水壯美河山負責。
有道是:沙塵漫卷版圖中,環保植綠痛思痛;清明再寫低碳書,家祭無忘告乃翁。
張培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