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嚴峰稱,好萊塢并不代表創新,《阿凡達》就是一種混合雜糅的技術,把人家的文化成果有機地整合,再用更高的價錢賣還給你,美國人的這種邏輯甚至不僅體現在電影上。所以,從全球文化的多元性來看,現在就是一個文化分工的時代。好萊塢分的工未必是很光彩的角色,我們未必要跟著它轉,保守的歐洲、神秘的東方,都各有自己風格的文化產品。做好我們自己,足矣(1月9日《解放日報》)。
話很多很高端,其實說了那么多,嚴峰只不過想表達一種意思:那《阿凡達》沒什么大不了的,不過如此。按照嚴峰的理解,《阿凡達》就是一個“肉包子”,外邊的“皮兒”是技術,里面的“餡兒”是故事情節和內涵,雜糅而已;這包子也就是那樣兒,我們大可不必去理會他。這種有些自負的自信雖說比當年老Q的“兒子打老子”進步了許多,但仍然讓人感覺不舒服。事實上,嚴峰對阿凡達的“不屑”代表了很多人(除了絕大部分觀眾)的“酸葡萄”心理。看不到別人的優點是難以進步的,你怎么就不能謙虛地看待《阿凡達》呢?
從技術角度講,難以否認,《阿凡達》是Imax時代來臨的標志,但Imax時代遠非嚴峰所說的那般輕松和不在乎。嚴峰認為第一次看Imax時,“人沒法抵御這種視覺震撼。但是看多了,也就不稀奇了。”這話我不贊同,看《飛屋環游記》和《阿凡達》無論如何不是一種感覺的,不同題材的Imax電影會有不同的視覺效果。再者,按照中國目前的技術和財力,我們有可能讓中國觀眾有“也就不稀奇”的感覺嗎?嚴峰先生的話就好像是這個意思:肉羹嘛,第一次好吃,吃幾次也就膩味了。呵呵,并不是每個人都吃得起肉羹的。迄今為止,我們似乎還沒有出現過一部真正意義上的Imax電影,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還有些遙遠。
在劇情方面,盡管嚴峰對《阿凡達》的評價不錯:“如果《2012》這種情節支離破碎的大片,劇情給個20分的話,那《阿凡達》能打上70分。”但是他 “《阿凡達》的主題源自18世紀盧梭說的‘高貴的野蠻人’這一概念,屬于浪漫主義的經典母題,可以永遠讓后人咀嚼下去,不必苛責”的說法還是有一種不以為然。我想嚴副教授說得太狹隘了,在我看來,《阿凡達》中的“阿凡達”實際上是《異次元駭客》和《未來戰警》中“替身人”形象的進一步進化。這既是科學意義上的探索,也是人文意義上的探索。即便是略顯“老套”的環保題材,我們又“老套”過幾次呢?
不過,嚴峰有一句話說的沒錯:“現在就是一個文化分工的時代。”是的,好萊塢負責生產,我們負責消費。的確,“好萊塢分的工未必是很光彩的角色”,可我們卻非圍著人家轉不可,這很悲哀!
嚴學者很不謙虛,把我們的電影“廚藝”想象得太高明了,我們既沒有質地優良的“面皮兒”,又沒有味道搭配完美的“肉餡兒”,更沒有技術高超謙遜好學的“ 廚子”,你讓我們怎么能做好自己的肉包子——文化產品呢?我們都知道東西方“各有自己風格的文化產品。做好我們自己,足矣”這個道理,可是,沒有好“面皮兒”、好“肉餡兒”和好“廚子”,我們即便不做“肉包子”改包“餃子”,那“餃子”也好吃不到哪里去啊?我們還是謙虛地看待《阿凡達》這個香噴噴的大“肉包子”吧! (河北 姜伯靜)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