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后,《泰坦尼克號》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回來了!
14年的醞釀,耗資3億美元、歷時4年拍制的科幻巨獻《阿凡達》將于明年1月4日在內地上映。該片上映10天,全球總票房已突破6億美元大關。全程佩戴3D眼鏡的觀影方式,天衣無縫的特效制作,還原出詹姆斯·卡梅隆腦海中天馬行空的世界。
當你擔心提前知道劇情會影響看片的驚喜時,《阿凡達》會告訴你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當你以為3D特效是《阿凡達》的最大賣點時,你會發現這不過是卡梅隆建立一個虛擬星球的工具。當你以為你看過電影時,《阿凡達》會顛覆你所有的觀影概念。
《阿凡達》和最近上映的好萊塢大片《第九區》,聚焦的都是人類生存、環保和外星人主題。故事驚人的一致,講述的都是關于“拆遷”的恩恩怨怨。《第九區》里主人公最終與外星人聯手奮起反抗邪惡政府的暴行,《阿凡達》男主角杰克·薩利也從一個地球人臥底,成為最終和納美人站在一起抵御貪婪的人。難怪連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說,這部電影和太多故事似曾相識。
雖然故事有所雷同,但觀眾看這部電影最重要的還是欣賞視聽效果。遍布銀幕上通體發光的巨大植物、飄浮在空中像水母一樣的蒲公英種子、兩三個月亮、長滿植物的巨石懸浮在半空、懸在空中的瀑布……觀眾戴上3D眼鏡后,面對這個奇幻無比的世界時,就像在做夢一樣。而這些只是構成這個世界的外在部分,卡梅隆還花費大量心血去創造語言和文化,撰寫了一本350頁厚的潘多拉百科全書,甚至計算了整個星球的大氣密度和重力,從而推估出可能的生活形態、植物和音樂模式,這些努力讓這個世界顯得真實而可信。神來之筆,令人拍案叫絕。
《阿凡達》從某種程度上與《泰坦尼克號》相似,但卻沒有《泰坦尼克號》那般容易感動全人類。《阿凡達》中講述的內容比較復雜,重點在于人類對一個陌生星球的入侵,最終達到宣揚人道主義、環境保護等主題,里面又有很多科技元素、宗教情結、種族觀念,加上大量戰爭場面,愛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物個性的塑造也單一,成為容易被忽略的陪襯品。同時,影片人物正邪鮮明,與一般經典美國個人英雄故事如出一轍。甚至觀看完整片下來,記不住一句臺詞,唯一能記住的只有那些珍奇動物和夢幻般的森林。最終看完,你會發現,影片講的東西不少,但似乎你完全沒被其中任何打動,真正吃了盛宴的只是你的眼睛。慶幸的是,大部分會去看本片的人似乎都在乎的不是故事,而是渴望被一場視聽風暴刮得東倒西歪,然后出門時能喊聲“爽”。
《阿凡達》也許在票房上無法突破《泰坦尼克號》,但絕對在畫面上做到了獨一無二的突破與創新,“嘆為觀止”四個字形容其觀感最為合適。卡梅隆認為,今后的電影發展一定是3D的世界,電影發展到今天,只能用不斷發展的新科技才會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也就是說,當代電影的發展其實就是技術的革命。再好的故事,如果沒有先進的技術,勢必大打折扣,也讓影院電影失去了“必看性”、“劇場感”。當然,卡梅隆不熟悉中國的電影制作水平,特別是講故事的水平,他只強調了技術。另一方面,部分中國電影投資人,總寄望用小成本惡搞博取觀眾廉價的笑聲。長遠看來,這樣也會走進死胡同。 趙詣超
外媒評價
詹姆斯·卡梅隆,“世界之王”!他把科幻片帶進了21世紀。
——《好萊塢記者報》
這是近十年來最耀眼的電影。 ——《太陽報》
沒有任何電影事件能夠超過《阿凡達》。 ——《泰晤士》報
我看到了電影的未來,這就是《阿凡達》。 ——《底特律新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