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一上班就接到通知,說錢老正在醫(yī)院搶救,讓我們盡快到301醫(yī)院去。中途我打電話詢問搶救的情況,結(jié)果被通知‘搶救無效’。”電話那頭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王永志院士幾乎哽咽……
斯人已逝,風范長存。“錢老雖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值得我們一輩子學習!”回想起與先生相處的那些點滴小事,錢學森先生的學生們敬慕之情溢于言表。
1955年他的博士學成回國時,他告誡:
“不能挑三揀四,原則是國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錢學森身上最光輝的,是愛國主義精神,是為國奉獻的精神。”錢學森的第二個中國博士、兩院院士鄭哲敏告訴記者。
1948年,鄭哲敏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留學,后來讀錢學森的博士。“他很關心祖國的狀況,每周通過朋友收集中文報紙看。”鄭哲敏說,“我們很多中國學生都知道,他回國態(tài)度一直是很鮮明的。他在美國工作20年,一直是中國國籍,一直沒有買房子,只租房子住。1950年,他準備回國,票也買了,行李也找旅行社打包了,但卻被美國當局抓起來了。”
“1955年我回國時,錢學森囑咐我兩件事。”鄭哲敏回憶說:第一,他說經(jīng)過二次大戰(zhàn),美國軍事后勤領域發(fā)展很快,運用了大量數(shù)學和運籌學知識。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是強調(diào)計劃發(fā)展的,用得上運籌學。他要我把這個領域的信息帶回去,告訴錢偉長。第二是對我的要求:在美國拿了博士學位,回國不能太神氣。
錢學森說,“你回去做什么事呢,不能挑三揀四,原則是國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挑剔高低好壞。即使是一些很基礎、很簡單的研究,你也要做。”
錢學森回國后擔任中科院力學所所長,第一件事就是調(diào)整學科方向。原來有彈性組、塑性組等三個研究小組,都是搞純理論研究的,與當時的國家建設關系不大。“錢學森找我談話,說科學研究必須和中國發(fā)展建設的實際需求結(jié)合起來,要調(diào)整方向。”
后來,流體力學調(diào)整為與航空發(fā)動機有關的方向,并增設了化學流體組、物理力學組和運籌學組。
“錢學森不是搞技術的,是搞理論研究的。但回國后國家讓他搞火箭,他欣然同意,從不講價錢,從不講條件。”鄭哲敏說,他牢記錢學森的一句話:回國沒有什么,就是來服務。
“錢學森凡事都站在國家的層面,沒有私心,凡是只要為國家好,就去做。”錢學森的學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俞鴻儒說,他在做中科院力學所長的時候,在全國辦了很多力學班,包括清華班、北大班、中科大班……他的觀點是:全國誰搞得好,誰能干,就讓誰干。
學生們擔心知識面不夠,不能勝任航天工作,他叮嚀:
“只要鉆下去,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
孔祥言1956年從北大力學專業(yè)畢業(yè)后分到中科院力學所工作。從1963年初開始,孔祥言與朱毅麟、褚桂柏等人一起,跟錢學森進修空間技術,并協(xié)助他規(guī)劃我國1965—1975年的航天事業(yè)。
“當時航天在全世界都屬于新興的尖端科學,涉及的專業(yè)面很廣、可參考的資料很少。一次錢老問我們有什么想法,我們就老實回答:知識面不夠,怕不能勝任這項工作。”孔祥言回憶說。
錢學森聽完就給他們做工作:航天問題不外乎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專業(yè),哪一方面問題不太清楚,就去找書、找資料學習,只要鉆下去,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
不怕困難,不迷信“洋人”,是錢學森的一貫風格。王永志告訴記者,錢老回國后不久,中央領導問他“中國能不能搞原子彈、導彈”,他回答說:“外國人能干的,中國人都能干。”中央對他的意見很重視,最后決定搞“兩彈”。
年輕人提出新思路解決了火箭發(fā)射問題,他鼓勵:
“這個年輕人,很會逆向思維”
“錢學森是我的恩師。”王永志從莫斯科航空學院畢業(yè)回國,進入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當時錢老還擔任首任院長。
1964年,30歲出頭的王永志第一次進入發(fā)射場,參與了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的發(fā)射。當時碰到一個問題:經(jīng)過計算,發(fā)現(xiàn)火箭射程不夠,打不到預定的目的位置。許多人提議,在火箭燃料箱里再多加一點燃料。但是燃料箱的空間有限,不可能再加注更多燃料。
“我當時提了一個方法:卸一部分燃料。”王永志回憶說,因為當時天氣炎熱、溫度很高,燃料相對剩余,干脆把多的卸出來,這樣火箭就可以輕裝上陣。“但多數(shù)人不以為然:燃料本身能量就不夠,怎么能再卸出來一部分呢?”
“后來我就找到錢老,跟他講了自己的想法。錢老聽完后,把火箭總設計師找來說,‘那個年輕人的意見對,就按他的辦。’后來一共打了3發(fā),都達到了預定射程。”
錢學森對這件事印象很深。后來還向別人提起,說:“這個年輕人,很會逆向思維。”
“錢老對年輕人總是不遺余力地提攜。”王永志說,第一代戰(zhàn)略火箭獲得成功后,國家開始搞第二代戰(zhàn)略火箭,錢學森建議,讓第二代航天人來掛帥,并推薦王永志擔任第二代火箭第一個型號的總設計師。
“當時我只有40多歲,是比較年輕的科研工作者。而總設計師這樣重要的職務,之前都是由德高望重的前輩擔任的。從那個時候開始,像我這個年齡階段的,甚至比我更年輕的人,開始走上總設計師這樣被稱為‘箭頭’人物的崗位。”
“錢學森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中國的科學技術發(fā)展要靠老的,但更重要的要靠年輕人,要靠他們敢想,中國的科學技術才能夠發(fā)展’。”原航天工業(yè)部副部長劉紀原回憶說。
媒體舉辦“學習錢學森創(chuàng)新思想”研討會,他自謙:
“向我學習,我不敢當”
2007年12月11日,是錢學森96歲生日。12月10日,科技日報社舉辦了一個“學習錢學森創(chuàng)新思想,培養(yǎng)科技領軍人才”研討會,為他提前祝壽。
“錢老對過生日一向低調(diào),只是家里人簡單聚聚。”錢學森的秘書涂元季告訴記者,當他把這件事向錢學森匯報時,他說:“向我學習,我不敢當。但培養(yǎng)科技領軍人才是一件關系國家長遠的大事,希望會議開得成功。”
“錢學森當時如果不能回國,我們也會發(fā)展導彈、原子彈這些尖端技術,但絕對不會這么快。”曾經(jīng)與錢學森一起共事的梁思禮院士認為。
但在錢學森眼里,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決不是單個人所能取得的,他所干的不過是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而已。
涂元季說,在錢老與別人的書信中,他反復強調(diào),原子彈、氫彈、導彈、衛(wèi)星的研究、設計、制造和實驗,是幾千名科學技術專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個科學家獨立的創(chuàng)造。“我只是滄海一粟。”(記者 蔣建科 余建斌 趙亞輝 趙永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