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的符號文化
如果做一個排行榜,列舉30年來中國變化最小的事物,《新聞聯播》一定位居前列。僅那首10多秒的片頭曲,20多年就從沒換過。所以它任何細小的變化,總會引來外界的猜測和熱議。從前幾年主持人的變臉,到網友對主播補妝、打哈欠、念白字、打嗝的糾錯,總會引來熱議。
說《新聞聯播》是中國的一種政治儀式,大概很少有人會反對。它被賦予的權威性和儀式感,早已超過了它作為新聞節目的價值。老百姓明白它的象征意味,所以對它提供的新聞是否重大或新鮮,也少有要求。人們從《新聞聯播》獲知的,往往是一種對事實的態度,是政府期望告知民眾的價值判斷。連在《新聞聯播》出鏡,也被人們看成一種政治待遇。
既然被人們當作一種儀式,主持人只有盡可能不顯露個性。主持人所追求的個人風格或態度,在他們身上被減化到了極致。他們的任務就是字正腔圓地播音,那才是權威擁有的聲音。播音要求如此,內容次序編排上,也是程式化!缎侣劼摬ァ纷裱氖恰跋葒鴥群髧H”“先時政經濟、后文化體育”的播出程式。
政治對儀式是有很強的依賴,但政治話語的儀式性,更多地體現在對真理、公正、良知的尊重,它并不排斥生動和形象,更不是空泛、委婉、抽象、甚至模糊不清的代名詞。作為中國最權威的新聞節目,《新聞聯播》有義務將這些行話,轉變為老百姓都能輕松接受的大白話,這樣才能有效融入到公共話語中。目前《新聞聯播》所操持的話語,目的似乎是在分散公眾注意力。一旦民眾對一種話語方式或腔調有排斥心理時,它所傳播的理念也很難得到民眾認同。在各種信息方式充斥的今天,《新聞聯播》維護的這種表面的儀式感,會使民眾離它越來越遠,最終反而給民眾帶來了對當下的不安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在新聞載體貧乏的年代,國人大多數的新聞來源都是《新聞聯播》,但是今天,都市報與網絡早已成為更為活躍的傳播工具,每天都在向公眾提供各種資訊或話題。這時《新聞聯播》如果仍然不進行變革,只會對公共生活的影響力越來越小。如今時事評論員極少從《新聞聯播》獲取新聞素材,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新聞聯播》本來是想在公眾的頭腦中重構關于現實的圖景,然而因為遠離活生生的現實,人們反而感受不到它與現實的關聯了。
是繼續用舊的話語方式,來保持這種表面的儀式性,還是通過對新聞價值的關注,來更為智慧地傳達國家對現實的意志,成為《新聞聯播》不得不做出的選擇。《新聞聯播》變臉的目的,無疑還是希望更好地塑造民眾對國家的認同,但這種認同的前提,首先必須讓民眾感受到它的新聞價值和秉承的新聞精神。
□葉匡政(北京 詩人)
(轉載此文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