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正在進入一個區別于以往嚴肅、拘謹的時代,而變得更為親民。”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喻國明接受記者采訪時還透露,央視在這個月或稍后一點會對包括《新聞聯播》在內的很多新聞節目做出大的調整。(《成都商報》6月8日)
長期以來,“新聞聯播主義”之下,我們把《新聞聯播》當作權威的化身,當作一種政治儀式的表達,而外國人則像解讀密碼一樣分析《新聞聯播》的每一句話,以便從中獲取信息。這給了它無以比擬的權利和優勢,但也給予了它作為媒介不堪承受的社會責任和壓力。因此,“這可能是10多年來央視新聞節目最大的調整”,就筆者的觀點,如果《新聞聯播》的變革沿著公眾期待的路線前進,那么,不僅是對“新聞聯播主義”的祛魅,也是對“媒介即信息”的歸位。
從淺層次來說,《新聞聯播》的變革應突出個性化色彩。如播音員應改進播報風格,主播不必沿襲字正腔圓的播音方式,可以有自己的特色,讓觀眾見到的是有血有肉的主播,而不是“播報機器”,甚至是一種“登記照片”。就當下來說,對“開會沒有不隆重的,閉幕沒有不勝利的,講話沒有不重要的,鼓掌沒有不熱烈的,領導沒有不重視的,看望沒有不親切的,接見沒有不親自的,進展沒有不順利的,完成沒有不圓滿的,成就沒有不巨大的,工作沒有不扎實的,效率沒有不顯著的,人心沒有不振奮的”的機械、膚淺報道模式進行揚棄最為迫切。
從深層次來說,應以多緯度來主導而不是以單一的政治緯度來作為《新聞聯播》選擇新聞的標準。必須承認,一個國家需要嚴肅的政治新聞,需要鮮明的屬于自身的話語體系,但營造國家話語的方法理應多元化。《新聞聯播》首先是作為新聞媒介存在,其次才是以國家權威存在的。換句話說,《新聞聯播》作為獨立的媒介生命個體的存在是它成為權威、強勢和最具影響力媒介的前提。
《新聞聯播》進入一個區別于以往嚴肅、拘謹的時代,意味著“新聞聯播主義”的隱退,告訴了我們一個鮮明的事實:公開而不是壟斷信息,尊重而不是“施舍”公民權利,以新聞為本,以消除神秘的政治主義為要,才是新的《新聞聯播》的形象。 □朱四倍
(轉載此文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