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密支那
1944年5月17日中午1時19分,緬甸新背洋機場,史迪威一聲令下,三顆綠色信號彈騰空而起,第一批早已進入跑道的戰斗機和轟炸機立刻升空,風馳電掣撲向密支那。一刻鐘后,第一梯隊100架載人運輸機和滑翔機相繼起飛,浩浩蕩蕩飛往密支那。過了2小時,又有300架載人的運輸機和滑翔機再次升空,在數十架P-51“野馬式”戰斗機護送下,遮天蔽日地朝著東南方向飛去。
這是中國抗戰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對日大規模空降作戰。盟軍飛機滿載空降部隊,像一柄戰斧出其不意地劈向敵人后方的密支那。
源源到來的主力部隊立刻投入反攻。從運輸機上卸下來的大炮、裝甲車和反坦克武器馬上發揮了威力。運輸機還給部隊送來了急需的糧食、彈藥和發電設備。夜幕降臨,隆隆作響的運輸機沖破夜的壁障,幾乎不間歇地將成連成排的士兵、火炮和車輛卸在機場上。大規模的空運持續了整整兩天。
史迪威將軍決心要給密支那之戰打上一個漂亮的句號,宣稱要在兩周之內拿下密支那。然而,他低估了敵人的頑強意志和戰斗力。月底,由于中美聯軍輕敵冒進,整整兩個團的官兵在密支那火車站遭到不可挽回的覆滅命運,這是緬甸開戰以來盟軍遭受的最沉重打擊。此后,盟軍攻勢一度削弱。隨著雙方援兵和緬甸雨季的到來,更加艱苦而激烈的密支那攻堅戰不得不持續了將近80天。
1944年8月3日下午3時,響徹密支那市區的槍炮聲終于平息下來。中美聯軍經過浴血苦戰,一舉攻克這座千瘡百孔的城市,同時收復孟拱。在這場艱苦卓絕的密支那——孟拱戰役中,共斃傷日軍25000人,中美聯軍亦傷亡近兩萬。
密支那的克復,標志盟軍緬北會戰(“人猿泰山”計劃)取得決定性勝利,緬甸戰場主動權轉入盟軍手中。對中國人來說,密支那的攻克意義更加重大,它意味著兩條被阻斷的生命運輸線——中印公路和滇緬公路的連通指日可待。
9月2日,中印公路正式修通密支那。短短數月,運往中國內地的援華物資成倍上升。
國殤之魂
在密支那休整約兩個月后,新1軍、新6軍分左右兩路向八莫發動進攻,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向日寇發動了最后的攻擊。隨后,新1軍先后攻克八莫、南坎。
1945年1月28日,X軍(駐印軍)和Y軍(遠征軍)會師閱兵儀式暨慶祝中印公路通車典禮在緬甸邊境的芒友舉行。同日,印度阿薩姆邦邊境小鎮利多,印-緬-中公路通車剪彩儀式也隆重舉行,第一隊250輛滿載貨物的汽車緩緩駛出印度國境。
2月初,會師后的中國遠征軍奉命停止前進,返回國內休整,而中國駐印軍則旋即南下,進行收復緬甸南方的艱苦戰斗,最終于1945年5月1日收復仰光。此時,駐印軍奉命返國,各軍師復歸建制,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取消。
這樣,從中國遠征軍首次入緬作戰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又3個月,終于以勝利宣告結束。
二戰結束后,根據官方數字,中國方面在中緬印戰場上先后投入兵力達40萬人,其中還不包括相同數量的支前民工;英美盟軍投入陸軍30萬人,飛機2000多架,坦克裝甲車3400多輛;日本累計投入軍隊40萬人,飛機800多架。其中,中國軍隊付出的代價最大——累計傷亡接近20萬人,約占參戰官兵人數的一半,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抗日戰爭史上悲壯的一筆。
抗戰名將戴安瀾將軍小傳
1904年生,字衍功,安徽無為人。1926年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三期,曾參加古北口長城抗戰、臺兒莊大戰等戰役,戰功卓著。1939年升任第200師師長,授予少將軍銜。
1942年3月,戴安瀾率所部萬余人作為中國遠征軍先頭部隊赴緬作戰。在著名的東瓜保衛戰中,戴安瀾率部與數倍于己之敵孤軍作戰,擊斃日寇5000余,后又率師收復棠吉。在奉命撤退途中突遭伏擊,壯烈犧牲,年僅38歲。以生命實現了他“如得遠征異域,始償男兒志愿”“為國戰死,事極光榮”的鏗鏘誓言。
1943年4月1日,全國各界代表萬余人在廣西全州香山寺為戴安瀾舉行國葬。毛澤東作挽詩《海鷗將軍千古》。美國總統羅斯福向戴安瀾遺屬頒發了美國軍團功勛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