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2009年國產電影和年輕人相約的第一場盛會如期而至。
在北京師范大學,作為第1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主會場的開幕影片有兩部,一部是《鄧稼先》,一部是《霓虹燈下新哨兵》。《鄧稼先》導演王冀邢在開幕式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部影片到底拍得如何,大學生們的反應最客觀、最真實,“所以很多導演都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第一時間拿到這里來放映,和學生們交流”。
但有一些大學生認為,這與評金雞獎、百花獎差不多。
其實,這樣的聲音,去年就曾出現過。“看著各個網站上列出的大學生電影節的入圍名單、得獎名單、活動內容、參與人士,我覺察不出任何‘大學生’的痕跡。你若把標題改成‘金雞獎’、‘百花獎’,照樣適用。”去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落幕的時候,知名影評人周黎明說。他認為,不同的電影獎應當反映不同人群的審美趣味,學生評委占三分之二的大學生電影節,理應選出具有獨立精神、融娛樂和挑戰為一體的作品。
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作為自身定位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已走過15個年頭。從1993年由北京師范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的幾名師生發起,到現在成為全國百余所高校大學生共同參與的電影節,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記錄著:舉重若輕的《三毛從軍記》、發人深思的《被告山杠爺》、無奈辛酸的《卡拉是條狗》、質樸淳厚的《暖》、溫情感人的《我們倆》、多義深刻的《天狗》……眾多優秀中低成本國產影片,以及一大批包括霍建起、張揚、陸學長、張一白、陸川、馬儷文等在內的新銳電影人,都是從這里放飛電影夢想,躍上主流電影舞臺。
我們已經不缺少一團和氣的電影節了,大學生電影節,應該拿出自己的個性來。近幾年,這樣的呼聲此伏彼起,一再提醒著人們16年前舉辦大學生電影節的初衷:架起一座連接電影和青年的橋梁。
然而,隨著影響的擴大、獎項的增多,電影節對于參賽影片的態度開始趨于“圓滑”。“那些煞費苦心、小心翼翼的獎項設置讓我們看到,批評之所以失去力量,是因為他們誰都不想得罪。”在影評人張小北看來,在不斷地走向成熟和妥協中,大學生電影節當初的銳氣、鼓勵探索和創新的使命感,反倒有些減弱了。
除了個性缺失導致的“早熟”,對大學生電影節不注重大學生,而注重明星的“花架子”、注重商業大片的宣傳效應的批評,也一直如影隨形。
從2007年第1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開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娛樂色彩越發濃了起來。在那一屆的入選影片里,《夜宴》、《墨攻》、《傷城》、《瘋狂的石頭》等商業片風頭強勁。2008年第1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頒獎禮上,《集結號》和《投名狀》兩部華語大片的競爭更是賺足了眼球。今年入圍的30部影片里,《畫皮》、《梅蘭芳》、《非誠勿擾》、《葉問》等票房大片,仍舊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大學生電影節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它代表了一種主流欣賞方向,正在得到越來越多電影人的認同。”攜《紅河》參加第1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導演章家瑞表示,“大學生電影節應該有自己的獨特性,不應沾上太多銅臭、太商業的東西。”
據了解,今年報名參賽的影片超出100部,是歷屆電影節中報名影片數量最多的一次。入圍的30部影片中,既有創票房佳績的商業大片,又有小成本制作的文藝電影,也有民族題材、關注社會不同群體生活狀態的作品。在接下來的20天里,這些影片將在北京師范大學主會場以及華南理工大學、上海大學、武漢大學等6個分會場接受大學生觀眾的點評。(吳曉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