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一次又一次向毛澤東陳述自己的意見。
在1959年1月上旬,毛澤東在北京找陳云談話時,陳云又說:“今年的生產計劃難以完成,指標太高。1800萬噸鋼,恐怕有點問題。”
毛澤東有心改變高指標,十分賞識陳云的見解,說道:“那就拉倒!”
1959年4月,中共八屆七中全會在上海召開。陳云又向毛澤東提出降低指標的意見。毛澤東說:“不能每天高潮,要波浪式前進。”這表明他對高指標問題,已經要著手改變。
然而,胡喬木起草的中共八屆七中全會公報,仍然重述了中共八屆六中全會中提到的“四大指標”。
陳云看了之后,直接把意見告訴毛澤東:“不應把這些指標寫進公報,這樣很被動。”
毛澤東聽了覺得陳云言之有理。
這時,陳云才提起,在中共八屆六中全會結束時,他曾對胡喬木說過,并請胡喬木轉告毛澤東。
這下子,毛澤東生胡喬木的氣了。毛澤東頗為尖銳地批評胡喬木:“你不過是個秘書,副主席的意見不報告?”
那時,陳云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
毛澤東表揚了陳云,說道:“真理有時在一個人手中。”
毛澤東在大會上講話,多次提到,在四大指標問題上,陳云表示了非常正確的態度。
毛澤東還說,陳云這個人堅持真理是很勇敢的。
胡喬木向來小心謹慎,很少受到毛澤東批評。
這一回胡喬木挨批評,其實,當時他也有他的難處。因為也就在中共八屆六中全會上,王稼祥對人民公社問題有意見,跟劉少奇談了。劉少奇轉告了毛澤東,毛澤東甚為不悅。大抵知道這一情況,胡喬木未敢把陳云的意見轉告毛澤東——如果胡喬木當時如實轉告了,毛澤東也未必聽得進去,反而會怪罪陳云。何況,胡喬木所起草的中共八屆六中全會公報,是經毛澤東審閱、同意后才發表的。
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七中全會之后,委托陳云對壓縮鋼鐵指標進行研究。
1959年5月11日,陳云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報告,經過他的仔細調查,“鋼材的可靠指標可以初步定為900萬噸,鋼的生產指標就是1300萬噸。”
陳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仔仔細細算了這么幾筆賬,算得人們心服口服:
要生產九百萬噸鋼材,就要生產一千三百萬噸鋼,二千萬噸鐵(其中包括煉鋼用鐵一千三百萬噸,鑄造和增加周轉用鐵五百五十萬噸,另外還準備有質量不好的次鐵一百五十萬噸)。現在從礦石、焦炭、耐火材料、冶煉、運輸等五個方面來說明。
陳云在礦石、焦炭、耐火材料、冶煉、運輸等五個方面算了一筆筆細賬之后,這才得出結論:
上述各方面的情況說明,今年生產九百萬噸鋼材,相應地生產一千三百萬噸鋼,是有可能的,但是還需要做很大的努力。
陳云的結論,即“生產一千三百萬噸鋼”,扎扎實實,充分體現了他“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思維方式。陳云被稱為“務實派”,他的以上的算細賬、定指標的做法,可以說是他“務實”精神的寫照。
但是仍有人對陳云的報告提出意見,以為這指標太低,會泄氣。
陳云又于1959年5月15日致函毛澤東:
“說把生產數字定得少一點(實際是可靠數字),會泄氣,我看也不見得。正如少奇同志在政治局講的,定高了,做不到,反而會泄氣。”
毛澤東同意了陳云的意見。
這樣,5月23日,陳云在中央財經小組上宣布:
“鋼鐵生產指標,經向政治局匯報,認為應當降下來。書記處決定:1959年落實指標:鋼1300萬噸,鐵1900萬噸,鋼材900萬噸。”
后來的事實,證明陳云的意見是符合中國實際的:1959年中國鋼產量只有1387萬噸(況且這數字也是摻了不少“水分”的)。
摘自葉永烈著《陳云之路》
來源:書摘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