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帆”作“[馬+風]”,從馬從風,表示是用于車駛之風力。漢末劉熙《釋名》才首次解釋為“隨風張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 顯然已用于船行。劉熙就是漢末三國時代的人,但究竟他是在描述習見技術,還是耳食之言,尚難驟定。此外還有人據(jù)東漢馬融《廣安頌》中有句云:
“然後方艅艎,連舼舟、張云帆,施蜺幬,靡颶風,陵迅流,發(fā)擢歌,從水謳,滛魚出,蓍蔡浮,湘靈下,漢女游。”
認為是“對風帆作了生動的描繪”,說明“漢代帆船已很普遍了”。 但此賦顯為時空兩維,不受限制之夸飾描繪,而非實用技術之描述。比如“靡颶風”時能否“張云帆”,就是一個常識性問題。何況“帆”字何時出現(xiàn),也應經(jīng)過考究。
李約瑟曾專門論述過中國帆船及錨碇技術的發(fā)展,評價甚高。他以為就帆船技術而言,最早出現(xiàn)在古埃及,中國古代則多謂“舟楫”,動力系統(tǒng)是篙槳櫓,見其《中華科學文明史》縮略本第三冊,有關論述散見如下:古埃及帆船(300頁),中國舟楫(80、230-231、299頁)、帆船改進(217-218頁)。按李氏對中國帆船技術特多好評,故特置第五章《推進(帆:中國在縱帆發(fā)展中的地位)》詳細論述唐宋元明的技術,但在意欲上溯前期時卻遇到疑惑,他在分析廣州出土的一艘東漢陶船結構時,屢次驚訝于“桅在何處仍是一個謎”,“遺憾的是尋找桅和帆裝的全部證據(jù)已經(jīng)遺失”。(118頁)在全書結論部分,也謹慎地用“至少在三世紀後”、“應該是二世紀和三世紀”以及“漢代以後”這類詞語概括言之。(300-301頁)但都明顯遲于“赤壁之戰(zhàn)”的發(fā)生。最早明確介紹帆具作用的,則是三國晚期吳國人萬震描述海外貿易的《南州異物志》言:
“外徼人隨舟大小,或作四帆,前後沓載之。有盧頭木葉如牖形,長丈馀,織以為帆。其四帆不正向前,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風。風吹後者,激而相射,亦并得風力。若急,則隨宜減滅之也。邪張相取風氣,而無高危之慮,故行不避迅風激波,安而能疾。”
性急的船舶專家又從這段描述推導出許多斬釘截鐵的結論:“漢代由于船舶尺寸增大,巳開始在船上采用多桅多帆;用盧頭木葉織成的帆當屬于硬帆,厚而硬;‘其四帆不正向前’證明硬帆能利用側向風力了。漢代已注意到多帆的相互影響,根據(jù)風向和風力大小要隨時調節(jié)帆的位置、角度和帆的面積,中國式便帆可利用本身的自重迅速落帆,而不象西方大軟帆需眾多人力將帆卷起綁扎在橫桁上,緊急時可能要砍桅以保證船的航行安全。”
但是且慢,首先需要厘清的是船主“外徼人”究竟是何許概念。《漢書•地理志第八》:“越嶲郡,武帝元鼎六年開。……繩水出徼外,東至僰道入江,” 《後漢書》:“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國,東接交址,西有滇國,北有邛都國。”《南史》卷七十八《夷貊上•海南諸國》言:“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諸國,往還交易。其市東西交會,日有萬馀人。珍物寶貨無不有。”
按《老子》:“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恒有欲也,以觀其徼。”王弼注言:“徼,歸終也。凡有之為利,必以無為用;欲之所本,適道而後濟。故常有欲,可以觀其終物之徼也。”宋人陳景元言:“大道邊有小路,曰徼。”元人吳澄言:“徼者,猶言邊際之處,孟子所謂端也。”可知“外徼”或“徼外”實為邊鄰與我貿易往還之國,即所謂“化外之地”。
這樣看來,萬震描述的帆船并非東吳所擁有,顯然也因為是新見異物,所以他才用那樣艷羨口吻來描述的。又文尚光將《南州異物志》中“外域人名船曰舡。大者長二十馀丈,高去水三、二丈,望之如閣道。載六七百人,物出萬斛。” 船舶史家也順手移來當作“三國時孫劉聯(lián)軍赤壁大戰(zhàn)的起樓三層的斗艦” ,完全忽視了”外域人”的說法,和南海、長江的區(qū)別,恐怕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但既然能夠看到帆船,官員又著意重視,中國人模仿起來也就不成問題,而且很快就將“船帆”用于實用,并持續(xù)改進以致而大為興盛的時期,顯然是在東晉以後,而自宋迤明,最為成熟。 別看從赤壁之戰(zhàn)到東晉渡江只差百十年時間,但是像風帆這類簡易適用技術的引進和發(fā)展,會是日新月異的。《古今樂錄》介紹,齊武帝“數(shù)乘龍舟,游五城江中放觀,以紅越布為帆,綠絲為帆[纟+乍],鍮石為篙足。”猶為當時時髦舉動。《唐書•樂志》曰:“梁改其名為《商旅行》。” 如果有學者能舉出實證,證實三國時期長江流域已有成熟的船帆技術,則可以對李約瑟的有關論述作出重要修正補充,亦為功德無量之事,亟請?zhí)岢觯詾樽糇C。
此外就錨碇系泊技術而言,古代中國一般是“采石為碇”,僅利用碇石自身的重量來固定船舶,力量有限。故赤壁戰(zhàn)時曹營是否有能力”結船為陣“,泊于長江之濱,尚屬老大疑問。西晉王濬平吳,即是一例。後文再敘。至宋代始出現(xiàn)“木爪石碇”,即利用木爪扎入泥層,類同木樁作用,固定船只的力量也因此增大了好幾倍。1975年在泉州灣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并出土有一桿宋元時期的大木碇,殘存長度達七點五七米,上面有系纜繩和安碇擔的圓孔,還有用鐵箍加固後所留下的銹跡。至于鐵錨的使用,則是明代以後的事了。
中國船帆與錨碇的起源流變,雖為專門技術問題,但若不加考慮,歷史學的敘述便無可依托,以其事涉專門,故不欲弄斧班門,只希望提請專門家注意。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