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29日,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赴四川地震災區,實地調查了文物受損情況。專家組認為,“5·12”汶川大地震對四川省境內文物造成了巨大破壞。(6月3日《燕趙都市報》)
從文化的角度言,歷史文物遺跡的價值在于其惟一性,一旦受損,其蘊含的人文價值即刻流失,無法復原。但是,在不可預料的天災面前,這種人為定義的理想主義是不能成立的。由于中國歷史悠久,天災人禍頻繁,加之中國歷史人文古跡大都為磚木結構,抗擊天災戰火較弱,故而中國的歷史文化遺跡往往是毀了再建,建了再毀,盡管原生態的文化內涵難免有所流失,但后人挹注的人文屬性依然具有紀念意義。
所以,震災之后的文物遺跡復建亦當成為災后重建的重要內容之一。當然,這種文物遺跡復建的目的,既不能為了商業謀利,也不可歸之于象征意義的政績工程,而應該是具有悲情意味的文化傳承。所以,每一座復建的文物遺跡,都不僅僅是災后重生,而且也應帶有紀念碑的深層意涵。當有人倡議在震災地區建設地震紀念碑、博物館、哭墻、塑像等形而下的紀念具象的時候,人們不妨將這些情感動議匯聚于震毀文物的復建上,讓災后重生的歷史文化作為象征代表,以文化基因延續的方式鐫刻這次災難記憶,豈不更好?生命的消弭與延續,相較于毀而建建而毀的歷史文化遺跡言,不過是極其微弱的嘆息。這不是對生命的輕視,而是從宏觀文化的參照系上對生命的最好慰安。因為,生命相較于歷史文化和自然宇宙而言,畢竟是卑微的過客和配角。
當然,筆者也不贊同所有震毀的文物都修建如新,成為災區復興和旅游招財的文化道具。有的歷史文化遺跡,譬如李白故居和杜甫草堂,譬如都江堰的安瀾索橋等,亦可以以震后原生頹態昭示后人,以讓今天和未來的人們記住這場震災。作為文化的傷口或者說歷史的斷層,也算是今人留給后人的備忘。人性有弱點,最大的弱點就是淡忘,而淡忘是悲劇復發的引子。所以,讓被地震摧殘的歷史文物遺跡警示后人,不單具有原汁原味的歷史文化傳襲意義,也激發人類靈感和創造力,破解地球秘密,解決人類在地震災害面前無所作為的窘境。(張敬偉)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