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所長王亞榮日前介紹,和法門寺寶塔下有地宮一樣,大雁塔下也藏有千年地宮。據推測,玄奘自印度取經歸來后,所帶回的珍寶有很多藏在大雁塔下的地宮里。
史料記載,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從印度取經歸來后,帶回大量佛舍利、657卷貝葉梵文真經及八尊金銀佛像。關于佛舍利的數量,《法師傳》中記載是150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
為了供奉和珍藏帶回的佛經、金銀佛像、舍利等寶物,經朝廷批準,玄奘親自設計建造了大雁塔。但近代以來,沒人見過這些珍寶究竟藏在大雁塔的哪個位置,歷史文獻中也沒有記載大雁塔下面有地宮。玄奘所帶回的珍寶如今珍藏在哪里呢?是藏在大慈恩寺里還是散失殆盡,似乎已成千古之謎。
“和法門寺寶塔下有地宮一樣,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千年地宮,大雁塔地宮尚未發掘,也沒有被盜跡象。據推測,大雁塔下的地宮里肯定藏有玄奘當初帶回的珍寶。”王亞榮表示,古塔地下一般情況下都有地宮,只不過大雁塔地宮很少被人提及。
對于大雁塔有地宮一說,西安大雁塔保管所所長解守濤介紹,去年,相關部門對大雁塔的內部結構進行探測時,探地雷達曾經探測出大雁塔地下有空洞,但沒有探測出空洞里都有什么。
解守濤說:“法門寺有地宮,小雁塔也有地宮,都是唐朝皇家寺院,建筑模式也大同小異,因此推測大雁塔下的空洞,應該就是大雁塔的地宮。”
猜想一
比法門寺地宮大
“大雁塔地宮和法門寺地宮應該是同種類型,但從塔的體量看,大雁塔地宮的規模應該比法門寺地宮大。”王亞榮表示,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皇家大寺,地域廣,院落多,建造規格高,寺院經濟發達,作為官寺,大慈恩寺經常為國祈福,甚至是國家政治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加上處于都城之內,不但藏品豐富,規模也大。
王亞榮稱,大雁塔地宮內雖然有很多珍寶,但不會設有防盜機關,當時信仰佛教的人很多,大雁塔地宮具有神圣性和神秘性,盜挖佛教地宮怕遭“報應”。對于有無可能近期內發掘大雁塔地宮,王亞榮和解守濤均表示,目前沒有發掘計劃,文物保護一般都是搶救性發掘,主動發掘很可能破壞文物。
猜想二
地宮中藏有哪些無價之寶
法門寺地宮被發現后,除了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外,還出土了2499件唐代的國寶重器,全部為稀世珍寶,在我國社會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術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大雁塔地宮里的珍寶肯定也非常豐富,都是無價之寶。”王亞榮說,唐高宗對修建大雁塔非常重視,作為一個皇家寺院,大雁塔地宮里的珍寶規格會非常高。另外,唐高宗、武則天時期正是盛唐時期,國力雄厚,加上這兩個皇帝都信佛,因此大雁塔里的珍藏會很多。
王亞榮舉例,大雁塔地宮里除了玄奘從印度帶回來的佛舍利、佛經、金銀佛像等寶物外,還可能保存著大量絲綢、各種法器、琉璃、玄奘親自翻譯抄寫的經書、玄奘遺物、唐人抄寫的經卷、石刻、壁畫、皇家器皿、當時的外國人在這里供養的法器等。“玄奘當時帶回了不少貝葉經,他帶回的這些貝葉經在國內還沒被發現過。雖然唐朝規定貝葉經一般都要上交朝廷,國立翻譯場所保存得最多,而后期也曾經幾次收集整理從印度傳來的貝葉經,但大雁塔地宮里藏有玄奘帶回的貝葉經是完全可能的。”王亞榮分析,敦煌藏經洞出土的經卷紙張保存完好,不但有光澤還有彈性;大雁塔地宮至今未被發掘,也沒有被盜跡象,貝葉比紙質要結實,應該也和敦煌經卷一樣保存完好。
王亞榮稱,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玄奘手跡只有一件,還是石刻的,大雁塔地宮里或許會保存很多玄奘手跡。玄奘從印度歸來后,唐太宗為了褒獎玄奘的功績和精神,曾命后宮動用百寶,組織能工巧匠用了4年時間為玄奘特制了一領絕好的袈裟,類似這樣的遺物也可能藏在大雁塔地宮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