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柏楊四月二十九日凌晨一時十二分,病逝于臺灣新店耕莘醫院,享壽八十九歲。據“中央社”報道,柏楊二月二十四日因肺炎并呼吸衰竭住進加護病房,三月十九日轉入普通病房,后來又因胃部問題進行“胃造廔”手術,再次住進加護病房,四月十二日才轉普通病房,以氧氣及呼吸輔助器治療。柏楊,1920年出生于河南,畢業于東北大學,曾任自立晚報副總編輯及公立藝專教授。柏楊著作等身,知名作品包括《丑陋的中國人》、《中國人史綱》、《柏楊版資治通鑒》等。資料圖為柏楊和他的漫畫形象。 中新社發 陳國華 攝
|
以一本《丑陋的中國人》震驚海內外的中國臺灣地區著名作家柏楊于昨(29)日凌晨1:20因肺炎并發呼吸衰竭永遠離開了人世,享年89歲。據悉,他在逝世之前將自己數十年創作的上萬件珍貴手稿和文獻資料捐贈給了中國現代文學館。
絕食最后時光病痛纏身
今年2月24日,早已身患重病的柏楊因肺炎并發呼吸衰竭住進了加護病房,3月19日轉入普通病房,后來又因胃部問題進行手術,再次住進加護病房,4月12日才轉回普通病房,以氧氣和呼吸輔助器治療。但昨日,他終因肺炎并發呼吸衰竭在臺灣新店耕莘醫院永遠離開了人世。
今年2月底,柏楊已經只能靠機器的幫助呼吸。身上插滿氧氣管及呼吸輔助器管的他,不僅行動不便,就連講話也相當吃力,大多數時候只能以點頭、搖頭作出微弱的回應。其主治醫生林恒毅透露,那時的柏楊由于年紀大了,只能臥床休養,“他每天睡覺的時間很長,醒來的時間并不多。”
而在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柏楊的夫人張香華也坦言,步入晚年的柏楊生活得很辛苦,因為他一直都在承受疾病的折磨。“患有心血管病的他,在1994年接受心臟手術后,又緊接著遭遇了脊椎開刀、胃大出血、右頸大動脈開刀等一連串的病痛,在這之后,他的身體已經是每況愈下了。”張香華說,僅僅是去年一年,柏楊就因為胃病和心臟病進出醫院達6次之多,去年年底患上抑郁癥的柏楊,甚至一度自我絕食,“他人生中最后的一段時光都是在病痛中度過的。”
壯舉捐贈數十年珍藏
柏楊的作品內容深刻、文筆犀利,他是臺灣地區第一個以雜文出名的作家。他用10年時間翻譯的《柏楊版資治通鑒》,從一個平民的獨特角度審視并解釋了中國歷史,連同他的歷史研究叢書和小說散文,在海峽兩岸以及海外華人中都廣受歡迎,擁有眾多讀者和深遠的影響力。在柏楊身處病痛之時,他卻在與夫人商量后,毅然決定將自己數十年珍藏的56箱11745件文獻、手稿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
據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陳建功介紹,這次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的珍貴文物、文獻資料是柏楊數十年的心血和結晶。其中有他本人著作的各種版本491冊,創作參考用書136冊,各類雜志163冊,獄中手稿等34件,日記12本,柏楊書信2244件,作家友人致柏楊書信271件,寫作資料、作品剪報等484本,各種影音資料93件,照片4張,名家書法字畫21幅、使用過的物品實物155件,還有《中國歷代帝王境遇錄》、《中國歷代皇后境遇錄》、《中國人史綱》等柏楊獄中著作手稿共1760頁。
此外,柏楊夫人張香華更坦言,在晚年,柏楊曾受到央視《百家講壇》節目的啟發,想通過影像的形式來傳達文字作品,而這也成為了他彌留之際最大的心愿。
□倒計時
彌留時兒女不在身旁
在柏楊人生的最后一段時光里,由于與兒女們比較疏離,他并沒有享受到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這幾乎成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
對于兒女的疏離,柏楊的夫人張香華曾無奈地表示,“長久以來,兒女與我們都是在用禮尚往來的關系交往著。”張香華說,在柏楊住院期間,他們的兩個女兒在大陸,一直沒有前來探望過,而身在臺灣的兒子僅來看過一次,照料柏楊的重擔也就全靠張香華一個人。
對于外界所關心的遺囑問題,張香華坦言她早在柏楊還神志清醒的時候就已經和他商量好了,就連將柏楊生前的珍貴文獻統統捐獻也是在那時定下的,“由于兒女們都幫不上忙,所以我們就覺得與其以后靠他們來處理,還不如自己先安頓好。其實我們對生與死都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而柏楊之前絕食也是以另一種方式向我表明他無懼死亡。”
□人生路
娶五妻,自殺,坐牢
柏楊本名郭衣洞,據稱,當年臺灣橫貫公路通車前,他曾應邀前往參觀及為沿途景致題名,那時最后一站位于“古柏楊”的隧道尚未竣工,他回家后提筆有感,因而用了“柏楊”為筆名,并一直沿用。
柏楊一生曾念過無數個學校,從小學到大學,他因屢屢被學校開除,從沒有拿過一張文憑,為此還造過假文憑。他的一生中娶過五個妻子,每一次婚姻都伴隨過一段如煙往事。少年時代的他打過繼母,青年時代的他從過軍。他曾多次企圖自殺,無數次被學校和單位開除,曾遭遇十年牢獄之災,在上世紀70年代差點被槍決。
柏楊一生著述豐厚,《柏楊版資治通鑒》在臺灣地區被譽為最有價值和最暢銷的一部書,《中國人史綱》被列為對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十部書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國人》在當代華人世界中流傳最為廣泛。
早報記者趙聰
柏楊生平
1920年出生。1933年被父親送往輝縣縣立小學,遇到恩師克非,引發閱讀興趣。
1939年與艾紹荷結婚,同年父親病逝于開封。
1943年與崔秀英發生感情,開始同居生活。
1948年與友人徐天祥、孫建章在沈陽籌設《大東日報》。
1953年與齊永培結婚,平生首篇散文在《自由談》上刊出。
1960年開始以筆名“柏楊”在《自立晚報》撰寫專欄“倚夢閑話”。
1961年開始在《自立晚報》發表小說《異域》。
1967年負責為《中華日報》連載的美國漫畫《大力水手》做翻譯。
1978年與女詩人張香華結婚。
1979年著作《中國人史綱》出版。
1985年《丑陋的中國人》出版;《柏楊版資治通鑒》當選為臺灣最有價值和最暢銷的一部書;《中國人史綱》被列為對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十部書之一。
1993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全部完成,平裝72冊,精裝36冊。
1995年《柏楊回憶錄》完成。
□名家悼念
“我現在在寧波,這個消息還是剛剛得到,心情很沉重,我馬上聯系文學館工作人員發電慰問香華女士(柏楊先生夫人)。”
———陳建功(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
“我是今天早上得知柏老去世的消息,雖然柏老年歲已高,但仍然不敢相信。我記得第一次見到柏老是在他80大壽及作品討論會上,晚餐時與先生聊天,感覺先生和藹平易但鋒芒畢露,對臺灣政局點評深刻。”
———陳曉明(知名文學評論家、柏楊好友)
“至今我都被伯老小說中的悲劇人物感動著、震撼著,一個令人敬重而欽佩的柏楊的風骨將永遠存在于我的心里。”
———陳忠實(著名作家)“如果有人問我,即便窮盡一生也不見得讀完其全部作品的中國作家有誰,柏楊會是第一個浮現出來的名字。”
———韓浩月(文學評論家)如果把他看成一般的作家就縮小了他的作用,他的影響不僅在文學界、文史界,甚至到了思想界。他用散文、雜文的形式來做文學批判,用文學的方式做歷史的反思,對中國文化有非常大的貢獻。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