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熱潮漸漸興起,一些諸如讀經、入私塾等原本不常見的現象,漸成“新時尚”,甚至還有人提議改公元紀年為“黃帝紀年”、將地名改為古地名。這些現象,在贏來追隨者的同時,也引來不少爭議。
“這些舉動只是文化表象、文化符號或文化載體等形式上的復古。”全國政協委員王旭東認為,這些活動,其實更像是一場場“表演秀”。
一位網友寫道:“泰山無法代替黃山,梅花不能涵蓋牡丹,銀杏未必敵得過松樹,漢服也不見得比唐裝更具民族性。”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如果出于國家形象辨識的需要,勉強將某一事物捧到不適當的位置,不僅達不到文化整合的目的,反而可能導致文化分歧。
“‘漢服熱’也反映出一個禮儀文化的問題。”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教授表示,一方面,傳統的禮儀很難完全回歸。另一方面,現代中國人的一些禮儀行為,可能既有傳統文化,還有西方文化,又有20世紀以來革命文化創造的東西。我們需要在這三者混雜中,創造面向未來的新禮儀文化。
發揚傳統 重在“內核”
拋開“吸引眼球”的動機不言, 倡導光復“漢服”的聲音,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們對文化傳統的尋找和重視。不過,倡導者們透露出的一些心態,還是值得人們反思。
誠然,傳統服裝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只能說是傳統文化的“皮層”,而那些浩瀚典籍、那些血肉骨髓,才是傳統文化真正的“內核”,如果一味專注于羽扇綸巾、津津樂道于峨冠博帶,或者只是套上一件“漢服”放放風箏游游公園,不能不說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復興”。
優秀的傳統文化自然要繼承并發揚,但,凡是傳統的,未必就都是好的。“復興”絕不是單純“復古”。說到底,振興傳統文化,既要認真研究和身體力行,也要避免陷入形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
我們今天身處的,是一個經濟全球化、各民族文化不斷交流激蕩的時代。這樣的時代,需要的是能夠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精神,需要的是能夠虛心學習其他優秀文化的心靈。與外在的霓裳華服相比,這樣的精神和心靈,恐怕才更有助于打造出我們中華民族的時代新文化。(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