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反對迎合市場,并不是要背對觀眾,只有面向觀眾,才能占領市場。不獨相聲界如此,所有的文化產業都是這樣。
□本報評論員 沙元森
相聲演員郭德綱有句臺詞是“流氓會武術,誰也擋不住”,但是現在他和他的德云社都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尷尬。
自8月9日起,德云社暫停了小劇場演出,進行“內部整改”。此前,有媒體報道,郭德綱的書籍和音像制品已經在北京市場下架。有沒有相關部門出面“打招呼”,我們無從得知,可以肯定的是郭德綱和德云社將在一段時期內失去為數不少的觀眾。
郭德綱事業遇挫,與他的不當言行有直接的關系。徒弟打人,做師傅的不但沒有半點批評,反為其撐腰張目,贊之為“民族英雄”。拿無禮當個性的郭德綱幾乎受到了公眾輿論的一致譴責,更有中央媒體不點名批評,“這位公眾人物如此庸俗、低俗、媚俗”。
郭德綱現在究竟俗到何種程度,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審美取向的人應該有不同的看法,但“草根”出身的郭德綱確實在相聲表演上以俗取勝,這應該是個公認的事實。做過“京漂”、練過攤兒的郭德綱,很懂得市場的需求,否則他就沒有辦法在競爭中站穩腳跟,也不會過上名車豪宅的生活。從一個“非著名相聲演員”,一步步成為德云社老板、電視臺主持人,影視劇里經常露臉,廣告代言也沒少做,郭德綱的發展道路,也是一個從事業到心態都不斷膨脹的過程。他嘗到了迎合市場的甜頭,就很難自覺地警醒其中的副作用。一個龐大的觀眾群體在等待著他去表演游離于主流話語之外的俏皮和無厘頭,乃至尖酸刻薄。一旦遇到信任危機,志得意滿的郭德綱不自覺地就把舞臺上那種渾不吝的“砸掛”風格表演在現實生活中,只不過這次的動靜鬧得太大了。
如果說郭德綱真的很“三俗”,那么社會大眾也應當反省,郭德綱和德云社為什么會有這么深厚的成長土壤,為什么低俗的文藝形式會讓我們感到歡欣愉悅,我們還有沒有能力高雅起來。日前,美國《新聞周刊》直言“小沈陽”是“一個最低俗的中國人”,而不久我們又看到了“小沈陽”身價暴漲,片酬已經接近國內巨星的新聞。一個很無奈的現實擺在我們面前——一個既不與世界接軌,也不和主流融合的市場存在著。你要占領這個市場,就必須先把這個市場上的觀眾吸引過來。相聲演員姜昆說,文藝工作者必須做到德藝雙馨,沒有道德做支柱,就永遠瘸著一條腿。而反過來看,如果沒有被市場和觀眾接受的藝術表現力,無論這個文藝工作者多有德行,也是瘸腿的。現在,郭德綱因為自己的失誤已經被迫讓出了很大一塊市場,那些力批“三俗”的藝術家能否填補這個空白很值得關注。
不要以為郭德綱紅了,就斷定市場就只承認非主流的或者低俗的文藝形式。日前公映的《唐山大地震》就用主流的情感和價值觀征服了觀眾,上映16天票房突破5億元,這樣的成績為所有文藝工作者上了一課。很多時候,不是主流的價值觀有問題,而是這種價值觀的表現形式出了問題。主流并非就是灌輸和說教,呆板僵化的表現形式只會把一些觀眾推向“三俗”,以此消解讓人不能下咽的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要贏得更多的觀眾和更大的市場,也應面向市場,增強自身的活力。我們反對迎合市場,并不是要背對觀眾,只有面向觀眾,才能占領市場。不獨相聲界如此,所有的文化產業都是這樣。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推進也是為了繁榮市場,滿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