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專家解讀物價上漲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價格室研究員溫桂芳
近一段時期,糧食、食用植物油、豬肉等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出現明顯上漲,社會各方面普遍關注,已成為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的突出問題。如何看待當前的價格上漲,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平抑物價等,記者就這些問題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價格室溫桂芳研究員進行了專訪。
專家簡介:
溫桂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價格協會常務理事。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價格室主任。長期從事價格理論和價格改革、收入分配和住房改革及對策研究。
當前的物價上漲是結構性的物價上漲,并非通貨膨脹
記者:最近一段時期以來,豬肉漲價、雞蛋漲價、食用油漲價……漲價來勢洶洶,似乎成為上半年國民經濟中的突出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同期上漲了3.2%,其中6月份上漲4.4%。您認為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什么?是通貨膨脹嗎?
溫桂芳:造成上半年CPI上漲的主要原因不是貨幣過多的問題,而是食品價格上漲推動所致。所發生的物價上漲并非普遍的全面的物價上漲,而主要是由于食品價格上漲所引至的結構性物價上漲。
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解釋,通貨膨脹是較多的貨幣追逐較少的商品而引起的市場物價普遍上漲的現象,因而通貨膨脹歸根結底是一種貨幣現象。而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并非如此。
其一,引起物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是糧食、豬肉等食品價格上漲。其中,食品價格上漲7.6%,影響物價上漲2.5個百分點,對消費物價總水平上漲的貢獻率為80%。如果扣除食品的因素,CPI的其他項目才上漲0.7%。可見,目前的物價上漲屬于結構性的上漲。
其二,4年來我國職工工資扣除物價因素平均年增長12%,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最快的時期,今年上半年達到14%,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進國內消費的作用。但是,從實際情況看,今年上半年由于食品中的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20.7%,蛋價格上漲27.9%,糧食價格同比上漲6.4%,導致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大幅增加,即增加的是消費的貨幣額,而非消費品總量。因而,居民消費較快的增長并非完全由收入增長引起的,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食品價格大幅上漲所致,即食品價格的上漲是由成本推動的,而不是需求拉動的。
其三,雖然今年上半年依然存在流動性過剩的問題,但流動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投資和股市上,即主要影響資產價格(主要是股票價格和房地產價格)而不是商品和服務價格。即使從投資方面來看,上半年投資增速繼續在高位上運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億元,同比增長25.9%,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8.5%,比上年同期增加4.3個百分點。可見,流動性過剩是造成投資過熱的重要原因,但其影響則由于價格傳導機制失靈,從初級產品到中間產品再到最終消費品的影響逐漸減弱,即對最終工業消費品價格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1至5月工業品價格呈平穩下降之勢,并沒有隨著初級產品價格的上漲而水漲船高。可見,當前我國市場價格上漲并非流動性過剩所致,也不是什么經濟過熱造成的,物價上漲并非基于通貨膨脹。換句話說,目前通貨膨脹在我國并未形成。
我國高速的經濟增長需要相應的物價水平來支撐
記者:我們注意到,與百姓生活相關的農副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食品類價格上漲7.8%,遠高于5月的6.3%和6月的6.7%。您認為還沒有構成通貨膨脹,這種持續上漲有沒有風險?怎樣看待當前的物價上漲?
溫桂芳:應正確看待今年上半年市場物價的上漲。上半年的物價上漲,在合理的范圍之內。3.2個百分點的CPI上升率,相對于11.5%的GDP增長率來說,應該說不高,屬于高增長低物價的狀況,不能因為它突破了央行的警戒線就大驚小怪。這種物價水平不是什么洪水猛獸,本身并無危險性。可以說,物價上漲的幅度與高速的經濟增長相比,并不高。因為再繼續維持這種低物價,是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高速發展的。當然,這里所指的物價水平是指市場物價總水平而言,而非指與居民生活關系緊密的食品價格。
近幾年來,我國基本上處于經濟高速增長與物價低幅運行的狀況。但是,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這種狀況不可能長期存在。因為:第一,這種高速增長是在大量消耗資源的情況下實現的低效益、高污染的增長,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第二,這種高速增長又是在大量資源價格被壓低的情況下實現的,即高增長并沒有很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因而也是與市場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相背離的。第三,這種高增長又主要是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消費對增長的貢獻不大,因而這種高增長是不利于經濟協調發展的。
總之,實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必然與在一定時期內成本有較快的提高相伴隨。換句話說,在新經濟增長時期不可能再有低物價。
值得注意的是,在CPI不斷攀升的時候,我們不能就價格論價格,更要關注物價之外的一些因素,尤其是那些利潤已經很高的行業和企業的漲價呼聲,更要引起注意。我們應當重新思考在目前利益格局復雜多變的時候,產品漲價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否則今年CPI將有可能承載某些利益集團的利益之重,迫不得已繼續推高。
既要高度重視當前的食品物價問題,但不應把它作為解決問題的重點
記者:面對漲價,您認為國家下一步應該采取哪些應對措施?通過這次價格上漲,我們應該吸取什么教訓?
溫桂芳:今年發生的食品價格問題說明,對待與居民生活休戚相關的食品價格,當其出現大幅度上漲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是十分必要的。但這還不夠。另一方面,在食品價格發生大幅下降時也要密切關注,同樣要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其下滑。因為食品價格下滑,必然會挫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進而對農產品的生產和供給產生不利的影響,其結果就會像豬肉那樣,去年豬多,豬價大降時無人管,導致農民大量宰殺母豬,加上“藍耳病”的影響,導致今年生豬供應嚴重短缺,價格大漲。如果去年一出現問題就加以解決,今年的問題也就可能不再發生,至少不會如此嚴重。
物價問題歸根結底是個經濟利益問題,比如糧食、生豬等農產品價格上漲有利于增加農民的收入,但對于城鎮居民來說,食品價格上漲意味著其消費支出相應要增加或者消費受到壓抑,因此,城鎮居民并不歡迎食品價格上漲。我個人認為,在多數城鎮居民收入已經較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對于目前的食品價格上漲是能夠承受的。只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同時實施好對低收入群體的補貼,采取有力措施增加供給,應該不會出現什么問題。此外,解決當前的食品價格問題也不能就物價論物價,不要把眼睛只盯住物價,應該在保持現行的物價水平的情況下,通過減少相關的稅收或收費,以減輕生產經營者的負擔和成本,也可以達到物價穩定甚至降低的目的。(李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