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茅于軾先生再次主張春運火車票漲價。按照茅先生的說法,“如果按照經濟規律漲一點票價,把票價定在市場均衡上”,“黃牛黨活躍”和“服務質量下降”等一系列問題基本上都不會發生。(2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這個主張能起作用嗎?可以從最簡單的供求關系分析一下。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春運期間的供求關系與平時是完全不同的。春運期間的供給不是隨著價格上升而增加的,而是固定的。換句話說,即使免費坐火車,鐵路部門春運期間大概也只能發送2億多人次,不漲價也只能發送2億人次,把價格“漲一點”也是2億多人次,漲到“均衡水平”由于需求剛性還是2億多人次。除非價格超過了這個均衡水平,部分人覺得回家的成本實在太高了,這樣鐵路發送的旅客量才會下降,能夠支付得起高價的旅客才會減少排隊,服務質量才會提高。
可見,票價達到“均衡水平”后,旅客數量和不漲價時相比也少不了多少,即同樣也是鐵路運力最大的程度。因此,所謂減少排隊實際上是做不到的,火車上還是人山人海,提高服務質量也是空談。春運的供給和需求決定了服務質量在春運期間是無從保證的,買票照樣要排隊,火車照樣擠,這些代價即使在漲價之后旅客還是必須要付出的。
如果不漲價,尋租當然是很難避免的,旅客少付票價的同時必須多付一定的金錢,并轉移到黃牛或鐵路部門部分人手中。至于尋租嚴重與否,則取決于政府的打擊力度。如果漲到“均衡水平”,則意味著大量的財富從旅客手中轉移到鐵路部門。中國春運的旅客發送量每年高達2億人次,如果每位旅客漲100元,鐵路部門就要從旅客手中多拿去200億元(注意:每年鐵路的客運收入約800億元左右)。為了打擊黃牛和尋租,非要將價格漲到“均衡”水平,讓廣大旅客付出巨大的代價,從茅先生主張的“社會成本”角度看,這是否才是真正的得不償失呢?
對于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開出一個簡單的經濟學藥方顯然是過于天真,而且即使僅從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分析,春運火車票漲價也是無法解決買票難和服務質量下降等問題的。顯然,對于火車票漲價茅先生過于一廂情愿了。
□潘成夫(廣東 經濟學博士)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