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呼吁全國人大以立法形式規定中國不征收資本利得稅,這是落實黨中央關于發展資本市場和保護中小投資人利益的根本。我們現在正在著力拓寬普通百姓的投資渠道,既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又完善資本市場,而資本利得稅本身并不符合這個增加人民群眾財產性收入的目標,也違背了“國九條”有關保護中小投資人的精神。
⊙周洛華
說實在的,每次市場大跌時,總伴有國家正在研究或者籌備資本利得稅的傳聞。從“2·27”急跌開始就有這樣的傳聞,可見它對市場的影響有多大。滬深股市現在還在牛市之中,對這樣的消息已經如此敏感,設想若在熊市之中該如何面對這樣的重磅炸彈?如果有人認為政府可以先造輿論,讓股市慢慢消化資本利得稅的負面影響,然后擇機推出,那么我不得不說,這是根本不理解資本市場的規律。難道讓股市緩緩下跌到一個比較低的位置,然后推出這個稅種就可以減輕股市的震蕩了嗎?非也。A股在資本利得稅的陰影下,將長期徘徊在低位,導致國家為啟動股市而支付的股改對價都前功盡棄。因此,可以說,對于一個從來沒有資本利得稅的市場來說,永遠沒有合適的時機推出這個稅種。
十七大提出要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要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我們現在正在著力拓寬普通百姓的投資渠道,既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又完善了資本市場。而筆者以為,資本利得稅本身并不符合這個增加人民群眾財產性收入的目標,也違背了“國九條”有關保護中小投資人的精神。
讀者可能還記得,我是積極贊成物業稅的。我認為物業稅能夠有效地降低投資地產的預期收益,達到宏觀調控的目標。物業稅對于房地產來說,其作用將是巨大的。而資本利得稅對于股市來說,其沖擊將遠遠超過物業稅。
回想起來,從2005年開始的股改之所以能夠成功,之所以得到了廣大股民的擁護,就是因為這個舉措尊重歷史,尊重現實,遵守了政府對廣大股民的莊嚴承諾,遵守了資本市場發展的自身規律。毫無疑問,我們的工作應該一切從群眾利益出發,從自然規律出發,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出發,而不能一切從所謂的“國際慣例”和“先進經驗”出發。股改之后,滬深股市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如果將來推出資本利得稅,那就根本違背了“尊重歷史,尊重現實”的原則。試想,如果不送對價,直接宣布進入全流通,那樣,股改還會成功嗎?
資本利得稅也不能成為調節股市的口頭武器,放出風聲,然后再否認或者辟謠,說這僅僅是某些專家的意見或者就是傳聞。假如想以這種方法來調節股市,實在不是正確的方法,老百姓已經有了心理陰影,投資者已經有過辟謠之后立即征稅的經歷。用所謂的傳聞來調節股市的漲跌本身也不符合完善資本市場的要求。
通過承擔風險來獲取收益,這是資本市場的規律,如果政府要分享這樣的收益,那也應該承擔相應的風險。我們不能簡單照搬美國經驗,美國有的,我們就一定要有嗎?中國要走自己的道路。美國雖然有資本利得稅,但是如果股民投資虧損可以抵扣其個人所得稅。這樣的條款難道我國也要照抄嗎?照抄的結果是什么?股市下跌導致政府不僅收不到資本利得稅,還會減少個人所得稅的收入,對政府反而不利。如果我們只開征資本利得稅,而不實行虧損抵扣政策,那么大眾不禁要問:為什么對政府有利的國際慣例我們都積極落實了,對政府不利的國際慣例我們卻視而不見呢?
我國政府現在的做法是每年由財政部出通知,今年暫免征收,股民又放心過一年,可是明年究竟會怎樣呢?如果這種預期始終懸著,那么A股市場上,投資人的情緒就始終被一種負面的消息所壓制。因為誰都不知道資本利得稅的時間表,也不知道這個稅種決策的具體機制。我們可以想見,財政部隨時可能決定在下一年度開征,而全國人大肯定會批準財政部的要求。
建設和諧社會的長篇大論已經說得不少了,我認為和諧社會的本質應該是公平社會。不妨捫心自問,是誰從A股大牛市中獲得了最大收益?是國有股和法人股。老百姓是否曾經有機會參與投資這些法人股呢?沒有。我們現在仍然沒有途徑和渠道允許投資銀行幫助普通百姓去投資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我們倒是經常看到某某央企最近又成功投資,低價買入了某項股權(央企海外投資除外)。既然如此,我們為什么還要對普通股民開征和法人股投資人同樣的稅種呢?我們面對的是不同的投資機遇、市場地位,我們為什么要承擔同樣的風險和稅收呢?免除資本利得稅難道不是普通股民應該享受到的“沒有機會投資低價法人股”的“對價”嗎?
我贊成財政部要求A股投資收益以零稅率申報的做法,同時我也呼吁全國人大以立法形式規定中國不征收資本利得稅。這是落實黨中央關于發展資本市場和保護中小投資人利益的根本。假如能實施這項政策,將從制度上保障A股投資者,必將得到投資人普遍的歡迎,也是鞏固股改成果,構建多層次完善的資本市場所必要的法律基礎。
一句話,這是A股的百年大計。(作者系上海大學金融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