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四日電 題:中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短板在企業
中新社記者 俞嵐
盡管保護知識產權在中國已被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但在這一戰略中處于核心地位的中國企業顯然還難當如此重任。
在今天舉行的二00七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高層論壇上,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務院國資委等部委的高官都坦言,總體來說,中國企業創造、保護、運用和管理知識產權的水平還不高,與國外先進企業仍有明顯差距。
目前,在國內,大部分企業沒有健全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一些企業忽視專利檢索,在研發上投入大量資金后,才發現就同類技術已被申請專利,造成極大損失;有的企業沒有在外國及時申請專利和注冊商標,結果商標被人搶注,創新成果得不到國際保護;有的企業遇到知識產權糾紛時怕應訴,放棄依法維權。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指出,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據透露,二00五年中國僅有萬分之三左右的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對外技術依存度達百分之五十,八成以上的高技術產品依靠進口。中國的經濟總量占世界的百分之四,而發明專利僅占世界的百分之一點八。
國家統計局去年底的一項調查結果也顯示,五成一的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自有品牌產品的收入所占比重不足一半,其中三成四的企業產品無品牌。
創新能力不足之余,企業知識產權的應用水平也比較低。據國資委二00六年對全國近三千戶企業知識產權狀況的問卷調查顯示,二000年以來,所調查企業授權專利實施率小于百分之三十的占五成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銷售占總銷售額三成以下的企業有三成六。
此外,中國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較弱,管理能力亦不強。田力普指出,“有制造無創新,有創新無產權,有產權無應用,有應用無保護”現象在中國企業界十分普遍。據統計,目前國內八成以上的假冒等侵權案件的受害者是國內企業。而面對侵權行為,相當一部分企業未能采取及時正確的維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