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7中國金融形勢分析、預測與展望專家年會暨第三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于3月31日在北京舉行。10多位政府要員、60多位中外金融專家、學者,300多位金融家和知名企業家參加了此次盛會。本屆年會主要從中國金融開放、貨幣政策、銀行業改革、保險業和證券業走向、城市商業銀行走向、農村合作金融發展和外資金融進入等方面進行了形勢預測、分析與展望。本報集納此次年會精彩觀點,希望對讀者審度中國金融大勢有所啟迪。
成思危:要解決國際收支平衡
“要解決國際收支平衡問題,這是金融界很重要的任務。”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本次會議上說。他在發言中特別指出自己是“以學者的身份”發表演講的。
成思危說,國際收支平衡問題是當前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近年來,每年外匯儲備增長2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增長主要的原因是外貿增長,外貿順差。外匯儲備少了當然不好,外匯儲備太多了也會造成問題,因為外匯儲備實際是銀行的負債;外匯儲備過大的增長也造成了貨幣政策靈活性減少。在國際收支平衡問題上,第一要控制好資金的流動;第二要增加向國外采購的量,縮小貿易順差;第三要放寬企業、個人外匯的兌換。
外匯儲備究竟多少好?成思危表達了自己的研究結果。他說,戰略性儲備大概是4500億,戰術性儲備大概是2000億。所謂戰略性儲備指援外需要用的外匯,外投公司需要匯出去需要花的外匯,遇到特殊的情況要有三個月進口量的外匯儲備,這是屬于戰略性的,必須要保障的,大概是4500億。戰術性的,包括企業投資、個人出國等等。按道理說,在外貿有順差的情況,戰術性的儲備不一定很高。但是,人民幣現在還不能完全可兌換。所以,還需要保持戰術性的儲備,加起來是6500億。現在對另外的1萬多億外匯儲備,國家宣布要組建這方面的公司解決問題。
吳曉靈: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需治本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也以專家個人的身份對貨幣政策形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分析了一系列的數據之后,吳曉靈透露,今年央行將繼續加強流動性管理,將貨幣信貸的增長控制在與經濟健康相適應的水平。此外,她還提到了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國際收支問題也是吳曉靈演講內容的一個重點。她說,人民銀行將在2007年配合相關部門大力推動經濟金融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減少國際收支雙順差,從根本上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人民幣值估值恰當與否不是世界經濟結構失衡的重要因素。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主要來自中國的國際收支雙順差。”吳曉靈說。
在吳曉靈看來,中國國際收支雙順差與國內消費率過低、儲蓄持續大于投資的結構性矛盾以及過多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方式密切關聯,與資源能源價格不合理密切關聯。這種結構性矛盾不利于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利于中國人民福祉的提高。因此,只有在繼續加強流動性管理的同時,采取綜合措施,加大經濟結構調整,才是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治本之策。
夏斌:加快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
在此次會議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明確提出,中國應該繼續堅持“以我為主”的金融開放戰略。在金融開放中首要任務是制定金融開放的總體規劃。建設部、商務部、國資委要了解國家金融開放總體規劃,配合總體規劃,配合有關金融監管部門,協調調整自己部門的政策,做好全國一盤棋,不要給國際游資留下更多的空隙。
“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引起了全球投資者、金融市場和一些資金的商品相關的企業的關注。”夏斌說,“這說明我們的決策是正確的,我們應該加快行動,加快研究,加快籌備,加快運作,充分協調央行來實現宏觀調控,幫助中央銀行減輕在特殊的歷史時期調控能力下降的壓力。成立這樣的公司,可以發債,可以向央行買外匯,到境外運用,不存在過戶轉賬,不存在兩級匯率。”
李連仲:利用好外匯儲備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局長李連仲在演講中表示,中國還需利用好萬億的外匯儲備。他提出,要鼓勵把外匯儲備變成資源儲備,到國外去投資石油、資源、鐵礦等產業,保證中國經濟發展的后備需要。同時,要進口高科技的一些技術和設備,來促進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
李連仲認為,根據中國目前的情況,人民幣匯率的提高要符合國家經濟的穩定增長。大幅度提高不利于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通過小幅度的提高和調整,在我國經濟穩定的情況下實現逐步調整。(李峻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