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面對輿論質疑稱:公司沒有自營業務,股票交易都是代理客戶的單
當4萬億的刺激經濟計劃出臺前,大部分投資者都還處于焦慮不安的時候,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卻占盡先機,有恃無恐地上演了一場“別人恐懼時貪婪”的抄底大戲。QFII對于政策曙光的精準把握不得不令人嘆服。
11月6日和7日,瑞銀證券總部席位現身滬深大宗交易平臺,連續兩日大舉買入藍籌股,花費近9億元。緊隨其后,4萬億的擴需舉措就在11月9日這個抄底QFII歡呼雀躍的周日里出爐了。
屢次成功抄底
追溯歷史,不難發現,QFII幾乎每次在國內股市的危機時刻都能成功把握住淘金賺錢的機會。
2005年6月,A股市場迎來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上證指數跌破千點。彼時,除了QFII幾乎還沒有人聞到牛市的氣息。
QFII繼續加倉,上市公司2006年一季報中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統計數據顯示,QFII當年一季度投資股票的市值為183.95億元人民幣,在2005年四季度的104.05億元的基礎上再提高了76.79%。
歷史的記憶總是不斷地浮現,A股經歷兩年的牛氣沖天后,再次迎來了漫漫熊途。2008年的股市對于多數人是痛苦難耐的,而QFII卻在多數人的痛苦中享受了幾次收獲的快樂。
今年4月,當A股從年初的5000多點急轉直下跌至3000點附近時,下調印花稅的呼聲不絕于耳,而QFII更是不動聲色地以別樣的方式靜待監管層的落地有聲。
4月21日,據Topview的數據顯示,QFII云集的中金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成為滬市資金凈流入金額最大的席位,全天買入9.5億元,賣出2.7億元。三天后,降低印花稅政策利好出臺。
從3月底開始,QFII資金就一直處于凈流入的狀態。從3月25日到4月24日的整整一個月里,QFII完成了近200億元的規模建倉,成功地把握住了印花稅的政策底。
在此期間,QFII的投資品種多數集中在消費、機械和交通運輸板塊,其中基本是一些二線中小盤股,美的電器、中聯重科、白云機場、大同煤業、世茂股份列一季度QFII持有市值前五名。而對于國內機構熱衷的農林牧漁板塊,QFII則稍顯謹慎。
當雷曼垮臺、美林被迫收購的消息時,A股也受到國際金融海嘯的猛烈沖擊,市場信心更是每況愈下。為了挽救投資者弱如游絲的信心,政府和監管層不得不醞釀出臺一系列的救市措施。而那邊一些QFII卻虎視眈眈,等待著目標獵物的出現。
據數據顯示,QFII云集的中金上海淮海中路營業表現較為謹慎,9月11日至17日中買入4.87億、賣出7.93億、資金凈流出3.06億。申萬上海新昌路營業部比較堅決,期間買入6.71億、賣出3.76億、資金凈流入2.96億。而另外兩家QFII高華北京金融大街營業部和瑞銀證券營業部4日共買入3.73億、賣出6.72億、資金流出2.98億。不過,多數QFII在“9·19”行情里表現謹慎,并沒有太多的做多意愿。
準確抄底是特權?
在滬市,瑞銀證券總部一口氣買入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平安、中國聯通、中信證券、華夏銀行、寶鋼股份、上港集團、華能國際等藍籌股。在深市,瑞銀證券營業部再度以大買家身份,攬入萬科A、深發展A、五糧液、鞍鋼股份、蘇寧電器等個股。對于“春江水暖鴨先知”的QFII早于政策出臺前重金買入的行為,一度引來市場人士的疑惑。而市場更是將抄底的矛頭直指瑞銀。為此,瑞銀證券新聞發言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瑞銀證券的股票交易都是客戶的單,公司并沒有自營業務。”
目前,國內與瑞銀相關的QFII僅兩家,瑞士銀行有限公司和瑞銀環球資產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二者合計共10億美元的QFII額度。
不過,據了解,此次高調抄底的瑞銀證券總部雖是瑞銀證券的客戶含QFII客戶的操作席位,但瑞銀方面參與交易的可能性不大。
QFII為何如此準確地把握市場行情,有人士認為,或許這與其擁有獨特的信息優勢不無關系。
不過,另有業內人士認為,QFII的成功抄底有其必然性。因為基于理性分析和經驗判斷,QFII傾向于政府會出臺經濟舉措。不過,對于買入時機的把握則比較復雜。早在8月,瑞銀證券通過研究報告系統向基金公司發出大宗交易詢價意向,希望買入1億元的股票,重點是銀行、券商股。而巧合的是,此次大宗交易的主角也是金融股。市場人士戲稱,瑞銀此前的抄底意愿終于在這次得以兌現。當記者向瑞銀證券新聞發言人求證時,該人士只是強調,瑞銀證券研究部和交易部是獨立運作的。
“QFII之所以加碼買入,更多地是在博弈政府將會不斷推出刺激經濟的政策。”據接近QFII的分析師認為。
事實上,上個月在A股最黑暗的時候,瑞銀證券總部就早早地在二級市場擲金吸籌了。10月29日至11月7日間,瑞銀證券總部在二級市場吸籌8.2億元。而QFII云集的申萬證券上海新昌路、中金上海淮海中路等營業部在10日到12日之間累計凈買入14.15億元,而從板塊來講,這些QFII買入的股票全部為大盤藍籌股,并且仍集中在銀行、券商以及鐵路板塊中。
機構間的多元化較量
眾多機構投資者在這輪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帶來的行情中又大撈了一把,而QFII、險資的大肆抄底和基金的逢高出貨也盡顯市場各方的博弈。
此時,市場的見仁見智在各投資機構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值得一提的是,QFII并不都是一致行動的。瑞銀席位成為此次滬市39筆大宗交易的唯一買方,而對手則是同樣具有QFII背景的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次日,該中金席位才轉身加入抄底行列。
與QFII的抄底看多遙相呼應的是,險資自10月21日以來,也已連續增倉,呈現資金凈流入的狀態。10月21日至11月上旬,保險資金每日資金凈流入量基本保持在1至2億元附近,建倉個股的資金凈流入量都控制在1億元下。
雖然和QFII一樣看中金融股,險資卻在持倉個股上有自己的偏好。QFII看好的招商銀行、上海機場、贛粵高速、哈藥股份等卻遭到險資拋售。金地集團是其買入最多的股票,資金凈流入達0.9億元。此外,中信證券、交通銀行、中國太保、民生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股,以及中國南車、中國聯通、貴州茅臺、中煤能源、國電南端、中海發展、片仔癀、上實發展等都屬險資建倉的主要品種。
而基金在QFII、險資前期積極建倉時卻延續了今年前兩次反彈行情里的逢高出貨,似乎顯示了其對市場缺乏信心的判斷。不過,稍后,基金似乎后知后覺,其資金也有凈流入。基金鐘愛大盤股、藍籌股、行業龍頭股的特點得以體現,關注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聯通、中國神華、中國南車等行業龍頭品種。
實際上,QFII和國內機構的操作理念經常是相悖的,二者在市場的判斷上出現分歧是時有發生。今年6月13日和6月17日,滬市7只封基的交易大單集中出現,而買方都是瑞銀證券公司總部,賣方則為海通證券交易總部。13日,瑞銀總部買入基金通乾4448.2萬元,基金安順1017.1萬元,基金裕陽3395.9萬元。17日,瑞銀總部買入基金安信1062.45萬元,基金漢興425.7萬元,基金漢盛1026.48萬元,基金漢鼎653.49萬元。3個交易日,瑞銀總部累計買入封基1.2億元。(記者 羅三秀)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