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速由加快趨于回穩,運行中通脹風險依然存在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10月份CPI為6.5%,比9月份上升了0.3個百分點,與此前許多機構預測的6.7%—7.0%出入較大。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中,CPI同比上漲4.1%。這表明,一段時間以來,國家有關部門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和一系列穩定價格的政策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經濟運行中通脹風險依然存在。
從經濟增速看,在延續上半年發展勢頭的同時,三季度經濟增速由加快趨于回穩。GDP一季度增長11.1%,二季度增長11.9%,三季度增長11.5%。三季度比二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三季度比二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三季度比二季度回落1.7個百分點。
今年,消費品價格出現了上漲勢頭,牽動方方面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盧中原表示,抑制物價上漲,是當前宏觀經濟調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今后一段時間內,控制物價總水平不能松懈。因為,CPI即便是9月份公布的6.2%,也是今年以來的次高水平,同長期以來消費物價指數一直控制在較低水平相比,依然是一個高位。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指出,雖然CPI的上漲并不等同于通貨膨脹,但不可掉以輕心。專家認為,國民經濟在健康快速發展的同時,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信貸投放過快、貿易順差過大的“三過”問題沒有熨平。經濟發展過程中,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風險一定程度存在。
從經濟全局看,今年以來,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基本穩定,前三季度核心CPI數據都在可控范圍,說明我國價格形勢基本穩定。雖然不斷上揚的CPI對當前宏觀經濟運行并沒有帶來明顯掣肘,但經濟運行偏快勢頭仍然明顯。特別要注意的是,勞動力價格、原材料價格等上漲已經對農產品生產成本起到了推動作用。要關注消費品價格傳導對居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影響,穩定價格總水平,使經濟保持穩定發展的勢頭。
未來CPI將下行,逐漸恢復至溫和水平
專家認為,10月份CPI達到6.5%,對下一階段經濟發展趨勢將產生一定影響。
物價水平溫和上漲總是和經濟增長相伴而生。今年以來,CPI在頭7個月平均增長3.5%,7月份CPI陡增為5.6%,8月份攀升到6.5%,9月份略有下降,但10月份又恢復增長到6.5%。原因是農產品價格增長,屬于結構性因素。當前CPI體系中,農副產品價格權重占33%,農副產品價格稍有上揚或有異常波動,在CPI上的反映就十分明顯。隨著農產品供應增加,價格將逐漸平穩。專家預測,年內未來兩個月的CPI數據將下行,逐漸恢復至溫和水平。由于農產品價格上漲已經波及和蔓延至其他一些產品,加上10月份能源價格溫和上漲,價格總水平“退燒”還需要一段時間。同時也應看到,由于不確定因素的作用,不排除CPI在年內仍有反彈可能。
另外,由于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局面并未舒緩,加上CPI高位運行,所以不排除央行出臺新的調控措施。央行已宣布,11月26日將再度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3.5%,而今年前9個月央行已5次宣布加息。央行發言人也多次表示,將根據經濟運行情況,適時運用貨幣政策。此外,央行今年已經多次發行央行票據、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并要求一些商業銀行繳納“特別存款”,進一步加大抑制過剩流動性的力度。
CPI對資產價格趨勢的影響是長期的。當前,商品價格和資產價格同時上漲,說明市場對通脹的預期正在強化。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認為,通脹預期上升會使居民尋找更高收益率的方式來規避因通脹帶來的實際購買力下降的風險;通脹預期的上升會使企業增加貸款,擴大投資動機;通脹預期的上升還會驅使商業銀行追求更高收益投資。資產價格不斷攀升,給宏觀調控帶來新課題。因此,當前的宏觀調控,穩定價格總水平,不僅是著力點,也是一項十分繁重的任務。(高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