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在此前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綠色GDP是媒體、社會為了簡化所說的一種名詞,真正的綠色GDP核算制度目前并不存在。國際上現在還沒有這個意義上的GDP核算標準,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采取這樣的核算方式,所以中國還不能夠公布所謂綠色GDP核算的數據或者真正進行價值量的核算。中新網7月12日
隨著近期一些污染事件的曝光以及中國經濟是否過熱的討論,綠色GDP再次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之一。所謂“綠色GDP”,通常是指在國民經濟核算過程中,把土地、礦產、水資源、森林資源、環境污染等的損失都考慮在內的一種核算辦法。“綠色GDP”核算制度在國內已討論很久,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已在包括北京在內的10個省市推行“綠色GDP”核算試點。
雖然謝伏瞻沒有明確指出綠色GDP核算放緩的原因,但近期綠色GDP研究小組披露,綠色GDP未能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不少省份更要求退出核算試點。從國內的實際情況看,問題其實很清楚——綠色GDP核算在國內遭到了頑強反對,而地方政府是最大的阻力。
從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角度來看,建立完整的綠色GDP核算體系的確存在極大的“技術”困難,否則,全球也不會迄今沒有一家具體推出綠色指標,尤其是那些倡導環保最積極的西方國家。但是,在國際上沒有一個國家采取綠色GDP核算方式,并不意味著中國不能率先推出。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的重要講話中把堅持解放思想放在四個堅定不移之首。思想解放是沒有止境的,與時俱進才有希望。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繼續解放思想的重要現實意義,更加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積極應對前進路上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中國當前的經濟增長方式、所面臨的環境污染形勢,應該成為中國推出綠色GDP體系的最大動力,中國完全應該在這一領域里率先突破。
中國的環境污染形勢已經沒有回旋余地。國內大氣、土壤、水體、植被等各個環境要素的污染和破壞程度,都已經接近或達到環境所能承受的極限。環境問題在中國正在變成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環境問題在中國已不是單一的經濟問題,在民眾環境意識覺醒的情況下,環境問題正在變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并且很可能演化為有損于社會和諧的嚴重社會危機。
中國在環境問題上已經沒有回旋余地了,不出重手和奇招,難以推動中國的環境保護向前進。國內完全可以在國際上進行創新,推出類似綠色GDP的統計核算體系,并且進行地方排名,其作用不在于推出完備而科學的核算體系,而在于在政治上對地方官員們起到督促作用。
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之間的關系,好像變得越來越不妙,繁榮背后的風險是我們必須付出純凈的自然與生命的健康。這當然不是發展的初衷,卻是現實中必須承受之重。改變這個重量,是一定要進行變革,或許李源潮的話不無啟示:“這是我們向大自然還賬,哪怕GDP下降15%,也不過相當于蘇錫常的增長放緩一年,為了免于給后人留下更大的損失,這個代價必須花,這個決心必須下,這個共識必須形成。”且先不論這句話的適用范圍,其中所蘊含的環保理念,對于所有治政者都不無啟示作用。
(作者:劉樹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