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戰略投資者減持符合法定程序,目標是解決自身財務困難
減持的影響有限、可控,不會影響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國銀行業保持著健康穩定的發展態勢。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主要財務指標已接近國際較好銀行水平,正努力向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優質、效益良好、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強的現代化銀行邁進。
2003年以來,我國相繼啟動了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開發銀行和農業銀行等六家銀行的改革。中行、建行、交行和工行先后在香港H股和境內A股成功上市。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國家果斷啟動開行和農行改革,向開行、農行分別注資200億美元和190億美元。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工行、中行、建行、交行四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62%、13.89%、12.1%、13.77%,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37%、2.58%、2.17%、1.75%,稅前利潤分別為1205.84億元、803.13億元、1087.09億元、296.05億元。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無論是資產規模、資產質量、盈利能力,還是資本充足率、流動性比例,當前包括大型國有銀行在內的我國銀行業的整體實力正處在歷史的最好時期。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不斷提高,為國民經濟抵御國際金融危機、維持健康平穩運行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據統計,截至去年11月底,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61.1萬億元,是改革開放之初的323倍。資產質量明顯改善,去年11月,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實現“雙下降”。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去年前11個月,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凈利潤6905.15億元,同比增長39.5%。資本充足水平繼續提高,截至去年9月底,銀行業金融機構核心資本充足率為6.95%,同比提高1.11個百分點。
我國國有獨資金融機構在股份制改革與上市過程中,按照互利互惠的平等原則,有選擇地引進了境外戰略投資者以及財務投資者。近幾年合作成果表明,引進合格的境外戰略投資者對改善國有獨資金融機構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轉換經營機制、完善風險內控、開發金融產品、改進金融服務等方面均發揮了明顯作用。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發達經濟體金融機構普遍流動性短缺,面臨嚴重財務困難,少數境外戰略投資者在鎖定期滿后,由于自身財務壓力等多種因素,開始減持其所持我國國有控股重點金融機構在境外上市的股份。境外戰略投資者減持是符合法定程序的自主行為,目標是解決自身財務困難,其影響有限、可控,不會影響我國國有控股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率、經營管理水平及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目前,我國銀行業流動性整體十分充足。截至去年11月底,銀行業金融機構流動性比例為48%,同比提高8.4個百分點。存貸比70%,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人民幣超額備付金率6.5%,同比提高近1個百分點。我國銀行業在全球動蕩中保持了穩健運行。(記者 田俊榮)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