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經濟差距到底有多少年?這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2001年的時候,日本經濟產業研究所的關志雄先生說至少40年;筆者認識的一位日本經濟學教授在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后感慨地說:“說差距有100年有些夸張,差距有50年有些保守,應該差距在80年左右吧!”
作為經濟學家,會通過GDP、平均壽命、嬰兒死亡率、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城市的恩格爾系數和人均電力消費量等方面的各項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后得出自己的結論。但筆者想從科技的角度來探討一下。
近日,在大阪舉行的第六屆中日經濟研討會上,廣汽老總張房有驕傲地宣布“廣汽已經成為本田最優秀的海外工廠”。豐田和中國企業的合資,正是中日互補的典型模式。在熱火朝天的建廠、造車、賣車后,在中國工人的辛勞后,利潤大都流向日本,中國不過賺了一點可憐的加工費。
當然,中國是“世界工廠”早已不是什么新聞,這個地位并沒有多少值得驕傲之處。中日處在產業鏈的不同位置,兩國經濟界人士都非常清楚。中國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員丁敏女士和筆者聊天時說,日本掌握的是核心技術,我們處在邊緣,我們掙的是打工錢。
為什么我們處在邊緣,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核心的、先進的技術!翱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一條永恒的真理。
資源短缺、國土狹小的日本,發展到今天靠的是技術領先。業內人士常說,美國人掌握標準,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術,站在中間;中國人有得是力氣,只好在底端干苦力。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企業缺少資金、技術和管理,于是采取拿來主義。最具典型的是汽車業的“以市場換技術”,結果市場給了人家,技術卻沒學來。
技術方面差多少,舉幾個例子就清楚了。中國準備建造高速鐵路,就引進法國的TGV還是日本的新干線而熱烈討論。可別忘了,新干線是日本20世紀60年代發明的技術;廣汽集團先后和豐田、本田合資,而這兩家日本企業起步時,中國全國人民支援一汽,如今雙方卻完全不在同一檔次上競爭。再想想豐田上百款車型的技術儲備,差距之大不能忽視。數碼產品方面,更是日本技術獨步天下,熱衷于抵制日貨的人買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時大都會碰到這樣的尷尬:沒有國貨可以替代,除非你不買。
在日本大阪的松下展示中心,有100寸的液晶電視;如果石油價格飛漲,豐田的燃料電池汽車會迅速占領市場;在神戶,政府耗資上百億日元進行基礎研究,向醫療尖端領域進軍。這絕不是給日本企業做廣告,他們靠著技術領先,站在產業的上游,和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資源形成互補。按照日本企業界人士的邏輯,隨著經濟全球化,開展商務活動時單靠一個國家能力有限,應當以國際分工方式來提高生產能力,中國是日本最好的國際分工對象。將這段話拆開解讀,無非是說“中國人是日本最好的打工仔”。
對這種流行已久的國際分工論、比較優勢論,應該仔細分析。關于這個問題,我贊同鐘慶先生《刷盤子還是讀書》一書的觀點:知識和技術才是寶貴的財富,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氣派的摩天大樓、轟鳴的制造工廠和耀眼的GDP不是根本,因為高樓大廈可以被地震毀掉,海外投資隨時可能撤走,工廠也可以遷移,技術,擁有技術的人,擁有這些人的國家,才是最具競爭力的。
回到開頭的問題,中日經濟到底差距多少年。筆者認為至少50年,因為技術差距至少50年。技術的差距,就意味著經濟的差距;技術水平趕不上去,就難免處于給人“打工”的地位。
日本的大公司重視研發,和日本的國家產業政策息息相關。二戰后,日本汽車工業起步時,也曾有過引進還是自己研發的爭論,最終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下,日本的汽車產業堅持自主發展的道路,重視技術,走到了今天。
除了公司的投入,國家也一直保持對科研的高投入。據了解,日本的科研投入占GDP的3%左右,處于世界領先位置。從今年4月1日開始,日本推行為期5年的日本第三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國家總投資額為25萬億日元。
技術差距大,于是中國的企業在有了錢后決定購買。然而,日本永遠不會把核心技術、先進技術賣給中國。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的家電企業有個不成文的約定,向中國出口技術時,保證日本的技術至少領先20年。經濟會全球化,但技術不會。一位日本企業家說,技術是我們的命門,不會輕易賣出去的。
和中國打交道時,日本(包括美歐)動輒提知識產權問題,這表明了他們對此的重視。可以給你投資,用你的土地,用你的人來生產?梢栽谀愕氖袌鲣N售,但對不起,我的技術不能給你。你要偷偷學,好,法庭上見。
對此,中國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十一五”期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目標,一些企業也意識到加強研發的重要性。日本eAccess株式會社CEO千本癰夫在2006中日經濟研討會上,對華為公司大加贊賞,認為他們的技術要超過朗訊和摩托羅拉,并介紹了他們公司使用華為公司提供的技術的例子,令在座的許多日本人感到吃驚。
但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和日本的科技水平整體差距還很大。要想趕超日本,我們還需要很多年,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據中國青年報;王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