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先行“吹風”———“燃油稅的推出應該是快了”,再到國家發(fā)改委網站昨天發(fā)布消息———“國家正抓緊研究完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實施燃油稅費改革問題”,這種種跡象表明,改革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和進行燃油稅費改革,已經由決策階段進入到形成政策階段。
這對于從1998年以來就一直參與我國燃油稅制定和修改工作的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培森來說,是個值得欣慰的消息。“在形成政策之前,有關部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測算,油價、燃油稅稅率、改革成本,正面、負面影響,權衡利弊,最后改革方案才由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張培森昨天向本報記者介紹說。
不過,也有人提出,燃油稅那么“折騰人”,不能提高成品油消費稅以取代燃油稅?或者政府把養(yǎng)路費等交通收費管理好,不開征燃油稅不是也行?
對此,張培森表示,首先,消費稅和燃油稅的征稅對象不同,其中包含的政策導向也不同,不能互相取代。其次,現在開征燃油稅,已經不是早年道路收費改稅那么簡單,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改善亂收費的狀況;二是將稅收性質的收費納入稅收環(huán)節(jié);三是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使用能源,減少交通壓力。其中,從長遠看,第三方面的目的已經日顯重要。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也指出,國內油價和國際油價接軌,不僅僅是在價格上的接軌,更多是在定價機制和稅費結構上進行接軌。所謂稅費結構上的接軌,指的是,國內油價應該體現對環(huán)境和社會等外部性環(huán)境造成的成本進行補償。
林伯強認為,有效的能源價格機制并不排斥考慮居民的負擔,如果能源消費補貼不可避免,那么其合理的方式應該是將補貼轉向消費側,給困難群體和相關公益行業(yè)予以適當補貼,而不是對中石化和中石油進行生產側補貼。
林伯強觀點鮮明:生產側補貼對于終端消費沒有影響,如果油價上漲是持續(xù)的,那么生產側補貼就是在鼓勵石油消費。現在開車的人都是富人,通過控制油價給開車的人補貼,財政補貼是全民的錢,用包括窮人的錢,包括可能連汽車都沒有乘過的老百姓的錢拿來補貼給開汽車的人,這顯然是很不公平的。(嚴麗梅)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